普陀宗乘之廟(小布達拉宮)
琉璃牌坊北為罡子殿,四面砌藏式雕房高墻,墻面設三層盲窗,東、南為一層僧房,西砌蹬道,北面僧房頂起廡殿,單檐綠琉璃瓦頂,面寬五楹,進深兩間,內供吉祥天母、四面護法神、大梵天。罡子殿東為東殿,亦稱東罡子殿,平面成“乙形,兩層。此殿原為僧房,現供五尊密宗無上瑜伽密樂空雙運雙身修法像歡喜佛。東側從北至南依次是金剛佛母、大威德金剛、密聚金剛、勝樂王金剛、惡度金剛。密宗歡喜佛造像一般都是多頭,表多智,最頂部為本像,余為變像;多臂多足,表大力多能;腳踩妖怪,表能降妖鎮魔。
罡子殿西北一套院為西殿,亦稱西罡于殿,是經堂,平面成“廠形,正南辟門,北房兩層,硬山灰瓦頂。內供主尊吉祥天母,原在權衡三界殿供奉,文革后移此殿展出。吉祥天母為鎦金銅質造像,高116公分,身騎騾子,前后有兩個獸頭人身的小型造像,底盤為大海。全組造像用紅銅1196斤,黃金57兩,用工6425個。據《吉祥天母經》記載,吉祥天母為觀音變像,是達賴喇嘛的護法神,每年大年初一她騎著太陽下界巡視天下各方,驅除妖魔,保佑眾生平安。藏區佛教徒每年藏歷十月十五日都要把吉祥天母像從大召寺抬出游行示眾,以保人事平和,風調雨順。吉祥天母像西供長壽佛九尊,藥師佛12尊,均為銅質。
第三部分大紅臺
大紅臺位普陀宗乘之廟最后,位置最高,面積1.03萬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將幾組建筑連成整體,視覺上進行夸張,更顯體量龐大。正面基層是白臺,實心,高 17米,下部砌花崗巖條石,上部砌磚,白灰掛面,壁設三層梯形盲窗,東西兩面砌石階登道直達白臺頂部。
白臺東南角有面闊五楹、進深三間的“文殊圣境殿。西部為千佛閣,四周圍廊(現已坍塌),閣內供蒙古王公向皇太后敬獻的千尊佛像,中立《千佛閣碑記》為乾隆三十五年御制。閣內有條幅曰:“妙相合瞻干利資諸福,繁
關鍵字: 布達拉宮 護法神 琉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