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
木蘭圍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獵場。清代康熙皇帝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設立木蘭圍場,木蘭圍場就成為清代皇家獵場。木蘭是滿語哨鹿之意。何為哨鹿?打獵時八旗兵頭帶戴雄鹿角,在樹林里口學公鹿啼叫,引誘母鹿,是一種誘殺的打獵方法。圍場是哨鹿之所,即皇帝打獵場所。木蘭圍場在清代是原始森林和遼闊的蒙古草原。
木蘭圍場
清代皇家獵場,清帝北巡的重要活動場所,建于康熙二十年(1681)。木蘭圍場,是滿語、漢語的混稱,木蘭是滿語“哨鹿圍”或“鹿哨子”的意思,原本是捕鹿時使用的一種工具,以樺皮或樹木制成,長二三寸,狀如牛角喇叭。用嘴吹或吸,發出“呦呦”鹿鳴之聲,引誘鹿來。
木蘭圍場建立后,無特殊情況皇帝每年都要舉行北巡秋狝,即木蘭秋狝,也稱秋狝大典,漸次成為定制。雍正在位13年,沒有到過圍場,但他遺囑“后世子孫,當遵皇考所行,習武木蘭,毋忘家法。”皇帝每歲秋,常例將近一個月時間,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從京師至圍場沿途按里程、地勢設立行宮,供皇帝飲茶、打尖、宿駐、辦公使用。皇帝每次圍獵,一般要進行二十幾天。圍獵結束以后,在張三營行宮(現河北省隆化縣境內)舉行盛大的慶功告別宴會,飲酒歌舞,摔跤比武,并宴請蒙古等王公,按軍功大小,予以獎賞。它和避暑山莊一起,成為清政府的另一個政治活動中心。
關鍵字: 木蘭圍場 河北 獵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