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指揮地-西柏坡
西柏坡村始建于唐代,是平山縣中部低山區的一個村莊,位于太行山東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嶺下,原稱柏卜村。因村北坡嶺上翠蒼郁且與東柏卜村葦地相對居西,取名西柏卜。民國時,始稱西柏坡。西柏坡距平山縣城50公里,距省會石家莊90公里.。
從這里,中國共產黨走出深山,走向全國勝利,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建。這里是聞名中外的三大戰役的作戰中心,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到1949年1月31日結束,歷時4個月又19天,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4萬余人,使國民黨賴以生存的精銳部隊基本上歸于消滅。
毛澤東舊居緊靠小山南端。辦公室內現陳設的辦公桌、沙發、轉椅、茶幾等,都是當年毛澤東使用過的原物。在這里三百多個日夜里,毛澤東寫下了許多著作,僅收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多篇。《人民日報》的報頭也是在這里題寫的。
夏日里,毛澤東同其他領導,經常圍坐在磨盤旁、楸樹下,商討軍國大事。
在大院的北部,有一處惟一用青石砌成的房子。三個高大的拱形窗戶,與石墻相間,就像三眼并排的石窯洞。一明兩暗的三間北房窗戶大,采光好,彼此相通,中間為會客室,兩邊是辦公室和寢室。這是朱德總司令的舊居。這本來是給毛澤東安排的住房,是由陜北綏德的老師傅來此修建的。當毛澤東被請到“窯洞”時,他卻說:“這房子不錯嘛,還是陜北窯洞的樣子。這兒環境也很好。為了工作方便,我住前邊就行了!朱總司令上了年紀,他住在這兒不更合適嗎?”二人讓來讓去,結果“毛宅”成了“朱宅”。
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舊址在大院西側,原為機關大伙房。大會于1949年3月5日至13日召開。十天后,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離開西柏坡,于3月25日進駐北京香山。這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西柏坡展覽館,面積3344平方米。館內的陳列展覽,集聲光電現代化設施于一體,集中展現了西柏坡的歷史地位及深遠影響。西柏坡還建有紀念碑、領導風范雕塑園、西柏坡石雕刻園等。
關鍵字: 柏卜村 滹沱河 西柏卜 西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