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上村莊郭亮村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輝縣市西北部太行深山區的沙窯鄉。那里山高谷深,林木茂盛,流水潺潺,民風淳樸。游客乘火車到新鄉站,步行10分鐘即到汽車站,乘坐大巴半個多小時就到輝縣,從輝縣汽車站前往郭亮村則要3個多小時。而從山西王莽嶺景區穿過昆山掛壁公路經昆山村也能進入郭亮村。
自2000多年前秦漢開始,晉陜一帶人家逃難來如今的郭亮村,落戶生息。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末年,逐漸形成村子。
關于郭亮村的由來,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王莽時期(公元8年-公元23年)農民領袖郭亮兵敗失利后,退守太行山,曾在這里駐扎,欲憑借太行絕壁固守。之后,他的義軍被數萬名官兵圍困在絕壁上,眼看糧草皆無,郭亮心生一計,命士兵將一面鼓與一只羊懸在絕壁的樹上,被懸的山羊四蹄亂蹬,發出咚咚的擊鼓聲。官兵聽后,誤認為郭亮準備大戰,暫時按兵不動。郭亮看到時機成熟,率義軍用繩索吊下絕壁,火速轉移。兩天后羊死鼓息,官兵方知上當。
后人為紀念郭亮的勇氣與智謀,將郭亮將士駐守的山崖稱為郭亮崖,崖上的村莊也由此得名。
郭亮村的出名與發展得益于郭亮洞的打通,郭亮村位于郭亮崖之上。過去人們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懸崖上僅可容一人過的絕壁小路,被稱為“天梯”。這 “天梯”是村民通往山下沙窯鄉的惟一道路。直到山民打通了令人嘆為觀止的郭亮洞,才逐漸漸廢棄了這條“天梯”。郭亮洞的開通,最為重要的是為郭亮村的經濟發展與外界的溝通奠定了基礎。
絕壁長廊盡頭的郭亮村處在四面群山的環抱中。村口有一座20世紀初年修建的紅石拱橋,村外圍最搶眼的是一排村民新蓋的家庭旅館。
步入老村子,滿眼都是太行山石,老宅、院墻、雞欄、豬圈都是用大小方圓不規則的石頭壘成的,縱橫往來的石階同樣取自太行山的條石。如果你進入某家某戶的院門,你還能看到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床……
敞開大門的郭亮村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因其保持較原始的村落景觀,先后有《清涼寺的鐘聲》、《走出地平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影視作品將這里選為外景地。劇中群眾演員均由這個村群眾擔任,許多農家的生活日用品成為了影片的道具,與圖片、資料一起成為了村民們珍貴的收藏品。
留宿農家,還可以看到在郭亮拍攝的影視劇光碟。著名導演謝晉、電影藝術家于本正等在郭亮長住數月,并親筆題字留下墨寶。村里如今還保留著謝晉居住的房子和用過的物品。作為60多部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郭亮影視村的招牌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游客。
目前的郭亮村與南坪、羅姐寨等合稱萬仙山風景區。村里家庭旅館100余家,再加上景區內的賓館、酒店,日接待能力可達數千人次。郭亮憑借獨特的自然環境,保存較完好的原始村落風貌,吸引了國內眾多知名畫家和藝術院校學生寫生、創作。全國100多家藝術院校和團體都將這里定為寫生創作基地。
步入老村子,滿眼都是太行山石,老宅、院墻、雞欄、豬圈都是用大小方圓不規則的石頭壘成的
郭亮影視村的招牌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游客
全國100多家藝術院校和團體都將這里定為寫生創作基地。
著名導演謝晉、電影藝術家于本正等在郭亮長住數月,并親筆題字留下墨寶。村里如今還保留著謝晉居住的房子和用過的物品。作為60多部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郭亮影視村的招牌吸引了大批國內外的游客。
這里還是戶外愛好者的理想目的地。
村口的老廟
高山深澗長流水
目前的郭亮村與南坪、羅姐寨等合稱萬仙山風景區。
關鍵字: 太行山 崖上 沙窯鄉 郭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