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文化博藝園
戰國時趙人,為趙北邊良將,常居雁門,備匈奴。以市租為軍費,日殺數牛饗軍士。習射騎,謹烽火,厚遇士卒,因守不與匈奴戰。后精選戰車千三百乘,騎萬三千匹,精兵五萬人,射士十萬人,設奇陣,大破匈奴十余萬騎,破東胡、降林胡,使匈奴十余歲不敢近趙邊城。趙王遷三年(前223年)秦攻趙,李牧率師拒秦,戰于肥下(今藁城縣西古肥子回),獲勝,封武安君。
近代史館意在突出武安老區特點,創設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反映武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走過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進程。
武安為革命老區,戰爭年代劉伯承、鄧小平、董必武、薄一波等許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曾戰斗和生活在這里,武安人民為中國革命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為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保存歷史文獻和實物,武安東山文化公園興建了武安“近代史展覽館。該館占地420平方米,投資180萬元,歷時2年時間,共搜集文獻資料1000余萬字,圖片800余幅,實物300多件,采用形象直觀的方法,系統地向人們展示了武安近代歷史上艱難困苦的社會環境和武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所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本圖片集為征求意見稿,選錄了部分文獻圖片資料和實物照片,以期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廣泛征集意見,使本展館內容更加完善,把該館建設成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戰國時趙人,為趙北邊良將,常居雁門,備匈奴。以市租為軍費,日殺數牛饗軍士。習射騎,謹烽火,厚遇士卒,因守不與匈奴戰。后精選戰車千三百乘,騎萬三千匹,精兵五萬人,射士十萬人,設奇陣,大破匈奴十余萬騎,破東胡、降林胡,使匈奴十余歲不敢近趙邊城。趙王遷三年(前223年)秦攻趙,李牧率師拒秦,戰于肥下(今藁城縣西古肥子回),獲勝,封武安君。
關鍵字: 人文歷史 文史館 愛國主義 革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