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三日(一)
20090927應志翔邀請從北京動身去承德。志翔是我70年代在紅星一場的學生,很早就隨他父親回老家了。他父親原是紅星一場老民兵連指導員王存,河北平泉人。志翔是隔了30年聯系上我的,他一直記得我這老師。2004年他偕夫人來哈密,受到他原同班同學[張毅、張曉霞、喬新華、巨玉卿、秦瑞林那一撥]的熱情歡迎盛情接待。我通過何建把他倆安頓在黨校培訓樓住下。2006年志翔在北京接我到承德,游覽了避暑山莊、金山嶺長城,去平泉拜訪了他老母親。他弟志強還派了奧迪車陪同游玩數日。師生情誼無語言表,至今難忘。這次我特意從上海帶了兩盒精裝鐵盒月餅,正逢中秋時節送去,略表心意。
我原本打算乘火車去承德,趕到北京火車站沒座票了,只好折回六里橋汽車站乘長途汽車大巴了。
赴承德途中。
快到承德時見到承德的橡膠壩及湖面。
下午4點多抵達承德汽車站。
承德名出于“承傳文明,德行天下”。
志翔正忙著一工程特派夫人李老師帶著桑塔納接我去平泉他家。二樓,兩大間臥室一大廳還有間小飯廳,布置整潔典雅。專門安排我一間臥室休息。客廳有“梅骨、荷韻、菊品、富貴”浮雕壁掛。
志翔承建的工程正在關鍵時期,我就不讓他陪我這閑人了。第二天上午李老師陪我上平泉西山“澤州園”。
“就日館”。
來到澤州園就日館才知平泉這小縣城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
遼太祖塑像。
元朝先祖契丹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
契丹銀幣。
石上疑似契丹文字。
“遼三彩摩羯壺”。
“鳳首瓶”。
似為“酒壺皮囊”。
“蘇頌碑林”院門,“蘇氏祖澤砥石磨礪矗萬年,顓頊故里遼河源遠流千古”。
【《蘇頌碑林》是為紀念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外交家,一代賢相蘇頌而建設的。整個建筑依遼代營造法式設計。”】蘇頌:“人向萬山峰外過,月從雙石嶺間生”。
“蘇頌碑林”石 。【古鎮平泉 燕趙門楣 千季澤州 驛道要沖 遼宋百年 友好互通 使者頻頻 往來匆匆 賢相蘇頌 和諧建功 歲月如歌 塞外留聲 百業昌盛 人和政通 志士仁人 首發心聲 弘揚先賢 建碑留名 官方決策 社會響應 聯系四海 引發共鳴 蘇氏后裔 其情更濃 政府斥資 部門協同 承德設計 華園施工 經季建設 大功甫成 依樣依式 精益求精 占地數畝 碑刻百通 雕像誌碑 追念先功 時空悠遠 傳承永恒 公元二零零八年拾月】 碑文精煉獨到工整![不禁聯想到《農五師紀念碑文》精彩至極,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沒被《農十三師簡史》收錄,使之大為失色。]
“梨花春雨”,“香借芝蘭魂,質憑冰雪魄”。
梨花院前。
梨花院。
弧形石壁刻有行草書“蘇軾的《水調歌頭》”,行云流水,賞心悅目。
“邀月”設計頗具匠心。
“酒樽”。
又一處尤為絕妙的是大理石地面刻畫了以北斗為中心的星辰天象,周邊弧形石壁上顯示許多天宮神話傳說,令人無限遐想,神游太空。
大理石球如玉珠撒落天頂蒼穹。
如此創意,令人稱絕!
名為“玉珠蒼穹”。
太和塔。
遠眺白塔。
山頂水池。
池水亭影。
“龍吟”假山水池。
后面有烈士陵園,布局頗有特色。
這里也是老革命根據地,兩側鏡面似的碑壁上銘刻著光榮革命斗爭史實。
革命烈士紀念碑。
無名烈士碑。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西山公園還在按規劃建設中,進一步綠化美化,豐富內涵,今后會更精彩。
種植有多種林木花草。
白樺。
白車軸草。
欒樹。
暴馬丁香。
華山松。
山下街道上的“瞻云就日”牌坊。
游覽西山公園“澤州園”后感慨多多。平泉人充分發掘了自有獨特的深厚歷史文化積淀,盡力弘揚光大了當地的人文價值和地域文明,顯示了執政當局的胸襟、眼光和水平,除了雄厚的資金更重要的是有濟濟人才。不禁[又一次“不禁”]聯想我們哈密、巴里坤都是西域重鎮、絲綢之路要沖,有多少可歌可泣的華彩史章可重彩濃墨大書特書!在開發建設全國知名旅游城市時有多么優厚的條件可發掘利用啊!天時地利俱佳,獨缺人才和文化。記得去年夏天和順清一同去巴里坤,看了新開發景點“蒲類大觀園”后,我說了句:“這是沒文化的人搞的文化工程”。【參見我2008.10.發的博客《紅山避暑捎游巴里坤》】看看哈密、巴里坤新開發的景點,與河北小縣城平泉的“澤州園”一比照,錢沒少花,水平嘛......只得汗顏唏噓。
關鍵字: 澤州園 蘇頌碑林 革命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