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野三坡探幽
秋高氣爽、云淡風輕的日子,筆者受單位領導之托,去古都安陽參加一個學術交流會議。考慮到與會者平時工作忙忙碌碌,主辦方安陽日報社特意安排了一次短暫的旅游考察活動,其中第一站就是位于河北省的著名景區野三坡。
野三坡地處河北省淶水縣西北部,距北京市僅140多公里。我們乘坐的車子從(北)京深(圳)高速公路的高碑店下路西北行,過淶水縣城北行不遠就進入了北京市房山縣,然后繼續迤邐西行。由于路況不好,再加上司機不熟悉路徑,等來到野三坡景區的一家賓館,已經是晚間9點來鐘了。
次日早上匆匆吃完早飯,我們便驅車前往野三坡景區的著名景點百里峽。路上,當地的導游小姐為我們講述了野三坡的來歷。她說這一帶的地勢由上、中、下三坡構成,因而簡稱為三坡。至于為啥叫“野三坡”,這里有一個傳說。據說,明朝末年,這一帶地處偏僻,常鬧匪患。明燕王奉旨親征,平定了這一帶的治安。在平亂期間,當地百姓非常配合,燕王一高興,便把這里的朝廷稅賦全免啦。可清人入關之后,又把朝廷稅賦恢復。百姓們感念前朝,便自發組織起來與清廷作對。清康熙帝出行山西時路經此地,勇敢的山民們竟打起了伏擊,康熙帝派人清剿多日無功而返。坐在龍榻上的康熙帝聽到匯報之后,遙頭嘆息:“荒野之地,刁民難治呀!”從此人們把這一帶叫野三坡。
汽車順著拒馬河逆流而上,不多久,著名的aaaa級景點百里峽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景點大門像個城堡,大門上方“百里峽”三字格外醒目。據介紹,百里峽由海棠峪、十懸峽和蝎子溝三條幽深峽谷組成,蜿蜒曲折長達105華里,故稱“百里峽”。
進入百里峽,我被這里迷人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了。走在平坦的谷底,兩邊奇石聳立,絕壁萬仞,草木橫生,令人驚嘆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在開闊地帶仰望天空,湛藍湛藍的天幕上沒有一絲白云,一輪彎月掛在上邊,恰巧又有一架銀白發亮的飛機掠過,與兩邊碧綠的山峰映照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圖。此情此景,令人體味到真正步入了世外桃源。
我們先進入的是海棠峪,峪兩邊的峭壁上長滿了只有一個葉子的不知名小草,十分引人注目。導游說這種草就叫海棠,春季開花,花后長葉。由于它總是單葉生長,因此人們又叫它“光棍草”,海棠峪也因它而得名。在兩邊峭壁上,分布有不同紋絡的巖石,在這些巖石的說明上,我了解到這里數億年前曾是海底,百里峽原來是海底峽谷。
在海棠峪穿行,一路觀賞著老虎嘴瀑布、圣母觀音、天橋等自然景觀,海棠峪之旅也算告一段落。導游說再往下游覽有兩條路徑,一路是繼續前行,上下2800級臺階后進入十懸峽;另一路順原路返回再游十懸峽。我仗著身體壯,當然要走一走2800級臺階。
百里峽的2800級臺階與眾不同,它是按照年代修建的,上到公元前800年,下至公元2000年,每個臺階上不僅有年代記載,還有當年的大事記。走完2800級臺階,等于粗略回顧一下中華民族前進的歷史。上山的時候,我碰到一位手提袋子、面目清癯的老者下山,可氣喘吁吁的我還沒到山頂時,那位老者又從后面趕上來了。我不禁對老人產生了敬佩,在山頂上主動與他搭話。老人姓金,來自北京,是北京老年人長跑比賽的第8名。他與人結伴出游,登臺階已上下走了兩個來回。聽到他的介紹,我更加對老人肅然起敬,幾個年輕人還爭相與老人合影留念。
走完2800級臺階,我又走進了十懸峽。這里的谷更深、路更幽,腳下的路全是沙石,兩邊的峭壁上竟沒有植被。峽谷曲折迂回,一會兒山窮水復,一會兒又柳暗花明。走在這幽深的峽谷里,我不禁疑惑:數億萬年前的海底,咋就會變成高山峽谷了呢?這種神奇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呢?疑惑之后,我又釋然:哪種力量的驅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個寶貴的自然財富。而黨的改革開放好政策又給人們創造了領略美好大自然的條件,這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感到欣慰的。
關鍵字: 河北省 淶水縣 野三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