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文化名吃
承德文化名吃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傳統食品無論是在繼承和發展我國宮廷御膳方面,還是在積累和發展地方民族食品方面,都堪稱是我國食品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
承德面食
傳統風味小吃的烹飪技藝是承德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早年的地方風味小吃多由小攤小販個體經營,或支攤于街巷、或串胡同沿街叫賣,通常是幾輩人傳下來的名吃。據統計,承德地方風味小吃有150多種、地方風味糖果近60種,還有地方風味飲品多種,最暢銷的有燒麥、鍋貼、切糕、煎糕、涼糕、炸糕、糜子面豆包、芝麻吊爐燒餅、缸爐燒餅、缸爐圈、油酥燒餅、碗坨、片粉、涼粉、蕎面餄餎、撥面、抻面、杏仁茶、面茶、茶湯、豆汁、蒸餅、丸子、散淡麻花、羊雜碎湯、老豆腐、涮羊肉、沙鍋豆腐、熱鍋、火鍋等。這些風味小吃有些隨時令和季節的變化而制作,有些也是宮廷中常見的食品清朝康、乾、嘉等幾代皇帝每年例行到木蘭圍場和避暑山莊的活動,均有大批御廚隨行。伴駕來自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少數民族首領及全國各地的軍政要員同時也把他們民族和地域的飲食習慣及烹飪技術帶進了承德。此外,按清宮慣例,御廚年邁要退休,離宮以后的御廚多在市上經營飯店,使清宮的御膳技藝和食譜流入民間。光緒以后,承德街上僅著名的大飯店就有一百余家,經營地方小吃的更是不計其數,加上承德食品多依滿、蒙古、回的風習,各類飲食文化相互交流,放取長補短,從而形成了承德宮廷御膳的多樣化、多民族化的特點,數量達370多種。
經搜集整理,現己恢復御膳菜、點近百種。第12屆全國廚師節暨首屆中國名宴、名菜、名吃評定大賽是建國以來餐飲業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盛會,2002年10月25日,承德新御膳房總經理孫曉春代表承德和河北省參加了本次大賽,其“滿漢全席”和“全鹿席”分別以總分第一名和第六名的佳績在這屆大賽上一舉奪魁,被評定為“中國名宴”;“清燉鹿胎羔”、“清宮大菜”、“珠聯璧合”等22道菜肴從全國3000多道菜肴中脫穎而出,被評定為“中國名菜”,獲金廚獎33個。“滿漢全席”共186道菜肴,展出在一個特大號的矩形展臺上,儼然一座避暑山莊,城墻、宮女、麗正門、德匯門、金山亭、水心榭、山區、湖區、平原區一目了然;四周配以四鮮果、四干果、四蜜餞、四素菜、四葷菜,活脫脫一座美味佳肴造就的避暑山莊。
關鍵字: 名吃 承德 百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