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求仙入海處
闕門產生于西周時期,秦漢時代在城門、宮殿前或祠廟前都建有闕門。據說闕門是“天子號令賞罰所由出也,也就是懸掛法令、布告用以昭示國人的地方,而祠廟、居室前的闊是“裝飾、別尊卑,就是說:闕是一種標志,表明宮殿、居室、神祠及墳墓的范圍,人臣到此必須肅然起敬。
秦皇求仙入海處的闕門,仿秦漢闕門形式,外觀重檐四阿頂,四闕三門,其中門樓為重檐牌樓式,中間正闕兩座,左右帶副闕,旁闕兩座,兩邊接連高墻;旁闕上層梁坊按東西南北四方位浮雕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正門橫匾是由趙樸初先生書寫的“秦皇求仙入海處。
在闕門的前面這對神獸叫“天祿,傳說中天祿是一種頭上長角、肋生雙翅會飛的動物,是吉祥的象征。
仙人祠分山門、正殿和東西配殿。山門塑有哼哈二將;正殿和配殿分別塑有東王公、西王母、福神、祿神、財神、壽神和求仙的盧生、徐福、韓終、侯公、石生幾位方士。因祠內有仙也有人,合稱lsquo;仙人祠。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后,自稱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hellip;hellip;以至萬世永遠流傳下去,他想永遠統治中國,于是派遣許多方士漂洋過海,尋求長生不死的仙藥,這些方士有的到了日本、韓國,也有的下落不明。仙人祠就是為這些方士修建的祠堂,以紀念他們為中、日、韓三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貢獻。
關鍵字: 入海處 總公司 秦皇島 船舶工程 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