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寺
30多身。西壁畫北極紫微大帝、巨半拿等眾、五湖龍神等眾、崇寧護國真君等,共140多身。南壁高寬與東西壁相同,壁畫以世俗人物為主,東側畫引路王菩薩、為國捐軀忠臣烈士、九流百家一切街市等,共80多身。兩側畫面然鬼王、城隍土地等眾,往古賢婦烈女、后妃、宮人女官等,共60多身。這些畫雖屬宗教題材,但透過宗教的帷幔,仍然能看到現實生活的影子,有的還直接描繪了勞動人民的形象。毗盧殿的壁畫畫風,承襲了我國古代壁畫的傳統畫法,技法嫻熟,線條瀟灑自如,色彩艷麗,人物形象生動逼真,主次分明,層次井然。壁畫賦色以石綠、朱紅為基調,從強烈的對比中取得調和,色彩豐富而和諧。使用的顏料以礦物質為主。這些顏料穩定性好,保存時間長,雖已經歷了幾百個春夏秋冬,但色彩至今還很鮮艷。壁畫還大量使用了瀝粉貼金,整個壁畫看起來艷而不俗,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墨線描繪物象是中國繪畫的一大特點。毗盧寺壁畫的線條描繪法比較豐富,“線的類型比較齊全,應用得當。在繼承唐宋線描優秀傳統的基礎上,有了新發展。作者從描繪對象的實際需要出發,巧妙地運用線條的節奏、錯落、虛實、剛柔、粗細、展蹙等排列組合的變化,把人物描繪得異常生動,給人以有靈魂、有生命呼之欲出之感。物象的內容和質感也表現得很好。唐代是我國壁畫最興盛的時期,吳道子是最有成就的杰出畫家。當地相傳,曲陽縣北岳廟里的飛天神、趙縣柏林寺大殿壁畫上的水,都出自吳道子手筆。曲陽和趙縣,一北一南,距上京村均不過百里。專家考證,毗盧寺壁畫的畫派風格基本上是承襲吳道子畫派之粉本的,有人將它與甘肅敦煌壁畫、山西永樂宮壁畫、北京法海寺壁畫相提并論,足見其受到重視的程度。
關鍵字: 曲陽縣 毗盧寺 河北 石家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