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官府菜
中國的菜肴體系,無論是從地域上分,還是從風味上分抑或從食者的身份地位、民族、習慣上分,出自宮廷、官府的菜肴,始終都是“味”高權重的。 縱觀中國的官府菜肴,還有一個璀璨耀眼的重要支脈不可忽視——直隸官府菜。“直隸”二字最早見于宋朝,宋朝以州領縣、甚直屬京師者稱直隸。明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后,稱北京附近的地區為北直隸,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全部,山東的小部分地區,清王乾問鼎中原后,承襲明制,在全國繼續推行行省制度,地處京師附近的北直隸被稱為直隸省。 直隸官府菜是源自民間又具貴族型格,既有本土特色又兼容天下食風,自遠古走來而鼎盛于清代至民國,流行于京師附近的“直隸省”卻有影響過整個北方菜系的較為特殊的系列菜肴。
古城保定作為直隸省內最大的城府,城內食肆林立,在悠悠百年的歲月里,帝王巡顧,要員任守,達官顯貴在此聚居,巨商大賈在此匯聚,多種民族在此生活,南賓北客在此川流,各地菜品極為豐富,天下美食薈萃一趟。同時,直隸總督的封建特權,使其網羅技藝高超的廚師,薈萃珍惜原料,把中華飲食文化和烹飪技藝融會貫通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體系——直隸官府菜。 直隸官府菜來自于民間,形成于官府,升華在宮廷,薈萃在官府。他出品精致大氣,形象逼真,彰顯官府貴族氣派;有的菜品甚至霸氣十足,富麗堂皇,務求質精,大有寧嘗直隸官府菜一口,不吃家常菜一盤的食欲效果。
關鍵字: 保定 味高權重 河北 直隸官府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