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沖炒餌塊——皇封名吃“大救駕”
騰沖炒餌塊,又名“大救駕”,色、香、味、形四美并具,使人越吃越想吃,幾乎端起碗就不想放下。
據傳,清初,吳三桂率清軍打進昆明,明朝永歷皇帝逃往滇西,清軍緊追不舍。農民起義軍領袖李定國命大將靳統武護送永歷皇帝至騰沖,當時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疲憊不堪,饑餓難忍。找到一處歇腳之地后,主人圖快,炒了一盤餌塊送上。永歷皇帝吃后贊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沖炒餌塊改名為“大救駕”。永歷皇帝吃后贊不絕口地說:“炒餌塊救了朕的大駕。”從此,騰沖炒餌塊改名為“大救駕”。
騰沖人將大米精加工為餌絲、餌塊,已至少有三五百年歷史。騰沖餌塊突出特點是柔軟而有“筋骨”,久煮不糊,稍燙可食,口感細糯。
騰沖餌絲、餌塊吃法多樣,可炒、可烤、可煮:“大救駕”即是先將卷軸餌塊薄片切成三角形或棱形小片,配以鮮肉片、火腿片、雞蛋、香菇、胡蘿卜、西紅柿、豌豆尖等輔料及各種香辣作料在辣鍋中爆炒而成,其色五彩斑讕,其味滿口流香,滑嫩不膩,令人食而不知饜足;將餌俠切成餅狀在炭火上烤黃,然后拌入加了草果、八角、芝麻油、辣椒油等作料的稀豆漿里,叫稀豆粉粑粑;鮮肉、鮮湯、鮮菜、鮮餌絲在小鍋上一滾而就,叫小鍋餌絲。
關鍵字: 云南 大救駕 美食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