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最盛大的節日——“扎勒特”節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的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于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余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哈尼族青年
扎勒特又叫十月年,是哈尼族的年節,是他們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哈尼族的傳統歷法為十也歷法。農歷十也為歲首,一般以十月第一個龍日為新年元旦。節期五至十日不等。“十月”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區的哈尼山寨收獲的季節,家家戶戶舂糯米粑粑,釀制香美的燜鍋酒,殺豬宰羊,歡度節日。
節日期間,哈尼寨子打掃得干干凈凈,人們穿著嶄新的節日盛裝,小伙子們晝夜敲響寨中大鼓、铓鑼,歡樂的鑼鼓聲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預示著新的一年寨子興旺發達。每個寨子都要擺長街宴,哈尼語叫“姿八多”,意為“互相輪流著敬酒”,這是最具特色的年節活動內容。“長街宴”,小寨子擺一次,吃一天,大寨子則要擺兩三次,吃兩三天。每戶做一桌酒菜,抬到寨子街道上擺好,一戶接一戶沿著街道擺成長長的街宴,八個或十個人自愿結合為一桌暢飲。大寨子分片輪流做東,負責長街宴的酒菜,其他片的人做食客,從早吃到晚,那種熱鬧的場面不言而喻。人們在飲酒吃菜的時候,難免會評哪桌宴做得好吃,哪個菜好吃。每家每戶都會精心制作,奉獻出精美的宴席,以期獲得人們的好評。節日期間,還有祭祖活動。
關鍵字: 哈尼族 普洱市 玉溪市 西雙版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