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循化展奇葩撒拉族人的獨特文化
撒拉之窗撤拉族生活在我國的青藏高原邊緣,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及其毗鄰的化隆回族自治縣甘鄲鄉和甘肅省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的一些鄉村。還有少數散居在青海省西寧市及其它州縣,在甘肅省夏河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縣、烏魯木齊市等地,也有少量分布。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撒拉族人口數為104503。主要從事農業,園藝業也很發達。撒拉族使用撒拉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奴語支。不少撤拉族人民會講漢語和藏語。沒有本民族文字,一般使用漢文。
傳奇的撒拉族 特別的民族文化
撤拉族具有獨具一格的文學藝術。以民間說唱文學為主。說,包括故事、神話、傳說、寓言、諺語和笑話等。十分豐富,且語言幽默含蓄。唱,包括撒拉曲、宴席曲和花兒等民歌。“撒拉曲”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語演唱的一種抒情民歌。由許多具有獨立意義的短體小詩組成。流行較廣的曲子如《巴西古溜溜》、《撤拉爾賽西布尕》等。“宴席曲”是一種娶親時的傳統唱曲。撒拉“花兒”則是一種漢語演唱的山歌,歌詞一般為四句。受藏族的影響,其音調普遍帶有顫音,婉轉動聽。
撒拉族最流行的舞蹈,是四人“駱駝舞”,一般在舉行婚禮時表演,動作簡單,節奏平緩。撤拉族唯一的樂器是“口弦”,一般用銅或銀制,形似馬蹄。為撒拉族婦女所鐘愛。
此外,撒拉族婦女的刺繡藝術,十分精美,剪紙、窗花也是婦女擅長的一種裝飾藝術。建筑藝術主要表現于禮拜寺的建筑裝飾上,受內地影響,它是中國飛檐式的古典廟宇結構。是清真寺建筑與中國古典建筑的結合體。
撒拉族傳說
其祖先尕勒莽與國王有隙,遂率其部眾,牽了一峰白駱駝,馱著水、土和《古蘭經》離開撒馬爾罕,向東遷徙,輾轉到達循化,見地平水好,草場廣袤,森林莽莽,遂定居了下來。后來吸收當地藏、回、漢等民族成份,逐漸形成單一民族,迄今已有約700年的歷史。
關鍵字: 撒拉族 民風民俗 甘肅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