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源回族地方小吃--搓魚兒
門源名吃搓魚兒:系青海門源地方回族小吃,用青稞面做原料,和面后將面用雙手搓成一根根一尺多長的細長面條,邊搓邊整理為小把,置于器物上,然后炒一鍋洋芋做稍子,加上其它佐料下面吃,其味清馨可口、堪稱一絕。
搓魚兒是一種面食。渾源南山一帶的鄉村,大年初一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吃搓魚兒。中午的年糕吃罷,孩子們到外面玩去了。大人們呢,愛串門兒的串串門兒,不愛串門兒的歪倒在炕頭上睡一覺。但是到了半后晌,串門兒的會惦記著回來,睡覺的會準時醒來,一家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情,也就是搓魚兒。等著天慢慢黑下來,瘋耍的孩子們會箭一般“射”回來。
水鍋一開,“魚兒”們紛紛跳進水里,十幾分鐘后,人人手里就是一海碗搓魚兒。搓魚兒的面料有三種:一多半莜面,一小半豆面,再加上少許淀粉。吃起來,筋而香甜,魚兒還是一條一條的,不黏不連,有不老實的,趁你不注意,“哧溜”一下就鉆進肚里去了。
俗話說了:“大年吃搓魚兒,一輩子不短錢兒”!小的時候,聽爺爺這么一說,我的心里總是十分地亮堂。貧窮的日子里,飽飽地吃上一頓搓魚兒,會讓人感覺到那才叫過年。
步驟
1、取小碗,放入一小勺食鹽,添入溫水化開(現在天冷了啊)。
2、和面的盆里舀上面,慢慢地點水,和面。
3、可是不能心急的,一點一點的往面里點水。待到活好面,用塑料袋裝好,醒一醒。
4、醒好后,用刀切下一塊面,揉圓。
5、用搟面杖把它搟開,大約半公分厚就好。
6、兩面撒上干面,折疊一下,用刀切,象切面那樣寬就好,這樣,就變成面條了。
7、取一根面條,揪下一段,用手掌大拇指肉肉最厚的地方搓,即可。
8、吃不完的,可以凍起來。
9、煮熟“魚兒”后,炒上自己愛吃的菜,拌著,再放上辣椒油、醋,就是青海人愛吃的搓魚了。
竅門
用鹽水和面;面不能醒的太軟;多搓幾下就越勁道。
關鍵字: 大拇指 搟面杖 辣椒油 青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