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文化旅游產業成功對接
9月27日上午,寧夏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陳志新滿臉喜氣地走出中阿文化旅游產業合作對接會會場。在剛剛結束的對接會上,寧夏國旅與中國國旅總社簽訂了共同開辟中阿旅游市場的合作協議。有了中國國旅總社及阿拉伯國家旅游業界的合作支持,陳志新對開發中阿旅游市場信心十足。與此同時,讓寧夏旅游業界和阿拉伯旅游同行困擾多年的旅游合作難題有了解決辦法。在本次對接會上,各方觀點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圍繞中阿旅游合作開發,與會代表為今后中阿旅游發展繪出一幅美好藍圖。
尋找合作瓶頸
雖然有著宗教信仰的相同淵源,有著生活、飲食習慣的相似之處,但是在旅游市場中,寧夏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卻可望而不可及。翻開寧夏旅游近幾年的統計數據,無論是接待游客數量,還是旅游收入,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長;寧夏游客的足跡遍布亞洲和歐美,而歐美和亞洲游客也經常光顧我區。但是提到與阿拉伯國家的旅游交流,中阿雙方都顯得信心不足。
寧夏一家出境游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這些年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的旅游交流中不難看出,雙方政府以及旅游業界都表示出強烈的合作意愿,但是市場表現卻很疲軟。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從寧夏出境游這些年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出,寧夏游客出境游首選周邊亞洲國家,其次是歐洲,近兩年開始涉獵美洲等地,但阿拉伯國家還沒有迎來大規模寧夏游客。此外,從出境游的性價比來看,目前寧夏組團到阿拉伯國家旅游的團費少則1萬多元,多則3萬多元。這樣昂貴的團費與亞洲和歐洲線路團費相比,游客更愿意選擇后者。這就直接導致寧夏游客很少去阿拉伯國家旅游。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游客也不會選擇到寧夏旅游。究其原因,參加本次中阿經貿論壇的埃及旅游商人賽義德解釋,他常年經營中阿旅游線路,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是阿拉伯游客的首選,這些地方交通便利,能夠尋找到中國的很多傳統元素。而寧夏對于很多阿拉伯游客而言比較陌生,再加上寧夏深處中國內陸,交通相對不便利,以致阿拉伯游客很少問津。
寧夏發展中阿旅游有優勢
其實對于一些了解寧夏與阿拉伯國家旅游市場的業內人士而言,開發雙方旅游市場,并非沒有辦法。由于長期缺乏有效的溝通,寧夏與阿拉伯國家的旅游交流就像蒙著面紗互相對視。寧夏國旅總經理陳志新表示,如果從中國尋找一個與阿拉伯國家旅游對接的窗口,寧夏無疑是一個最適合的選擇。從宗教信仰看,寧夏是國內唯一的省級回族自治區,寧夏的回族群眾與阿拉伯國家穆斯林有著共同的信仰。因為信仰相同,兩地穆斯林飲食和生活習慣也很相似,再加上寧夏的回族中有很多人都在學習阿語,這樣就給雙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環境。此外,近年來,政府也非常重視與阿拉伯國家的交往。尤其是今年舉辦的中阿經貿論壇,不僅使寧夏人進一步了解阿拉伯國家旅游業界的信息,也使來到寧夏的阿拉伯國家旅游人士親身感受到寧夏的回鄉風情。一位參加本次中阿經貿論壇的阿拉伯企業代表這樣評價寧夏:“我每年都來中國,但是來寧夏還是第一次。這里讓我有種回家的感覺,隨處可見的清真寺,美味的羊肉和熱情好客的寧夏人,都讓我非常難忘。我決定明年帶妻子和孩子再來寧夏,也讓她們感受一下這里的美麗景色和美味食品。”
與會代表忙支招
在中阿文化旅游產業合作對接會上,與會的中阿代表紛紛為目前遇阻的中阿旅游交流尋找突破口。
來自馬來西亞的馬中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先生表示,對于阿拉伯游客來說,來中國旅游最需要的是有為其專門設計的旅游線路。阿拉伯游客對旅游目的地的居住、飲食和景點有其特殊要求,寧夏在居住和飲食上有優勢,阿拉伯游客很容易接受,但是在旅游景點的設立上,要充分考慮這些游客的需求。阿拉伯游客通常喜歡歷史特色與景色結合的旅游線路,以及能夠表現寧夏回鄉風情的旅游線路。如果在此基礎上,再結合豐富的清真美食,寧夏就能吸引大批阿拉伯游客。
中國·阿拉伯經濟文化聯合會主席李佳峻提出,寧夏和阿拉伯國家之間應該把宗教旅游和商務旅游作為突破口,從雙方多年保持的宗教交往看,這個市場有很大潛力。另外,寧夏可以從來中國尋求商業合作的阿拉伯人中尋求旅游合作,把寧夏變成來中國經商的阿拉伯人的旅游目的地。
中國國旅總社銷售總監范忠祥表示,通過中國國旅總社在阿拉伯國家的旅游交流平臺,可以實現國內游客到阿拉伯國家更便捷優惠的旅游。此外,范忠祥從多年與阿拉伯國家旅游業交流得知,開發一些高端旅游產品最能吸引阿拉伯游客,比如利用寧夏的沙漠景色,可以開展阿拉伯游客喜歡的狩獵休閑度假旅游產品,這樣可保證雙方實現市場共贏。
關鍵字: 中阿文化 旅游 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