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針灸鼻祖皇甫謐出生地之謎
世界針灸鼻祖皇甫謐出生地、皇甫謐陵園的規劃方案及項目可行性報告已擬定,同時,皇甫謐文化開發招商引資工作也已全面展開。奇怪的是,偉人故居陵墓沒有修建在他的出生地寧夏固原,而是甘肅靈臺。甘肅靈臺正開始爭搶寧夏人文旅游資源。
甘肅靈臺縣主要領導說,“皇甫謐文化的開發及其歷史價值和現實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我們相信靈臺人依托黃甫謐文化,一定能為中國歷史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再樹豐碑。”
皇甫謐(公元215—282),安定朝那(今固原彭陽)人。據《固原志》記載,皇甫謐幼年喪母,由叔父、母撫養。在叔母教誨下,奮志于學終成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文學家、史學家、醫學家。著有《禮樂》、等文史著作十八種。他一生經歷了三個朝代,生于漢末,長于曹魏,逝于西晉。
皇甫謐42歲患嚴重風痹癥,不為病魔屈服,悉心鉆研針灸,以《皇帝內經》中為據,總結驗證,刪其浮辭,論其精要,撰成《針灸甲乙經》,成為我國醫學經典著作,為后世針灸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皇甫謐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世界針灸學之祖”、世界級歷史文化名人。
19世紀以來,皇甫謐針灸醫學風靡世界,國際針灸協會已把《皇帝針灸甲乙經》列為針灸醫學工作者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并以英、俄、日、德、法、西班牙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另外,隨著世界針灸醫學的蓬勃發展,世界針炙聯合會也于1987年11月22日在北京宣告成立。15年來,已有7萬多名成員活躍在43個國家和地區,促進了針灸這門古老的醫學在一些國家的合法化。北京也建立了國際針灸培訓中心,每年到這里接受培訓的世界各國醫務工作者絡繹不絕。
皇甫謐晚年著作《篤終論》專論葬送之制,其中論及生死觀及改革葬制,至今仍頗有積極意義。
皇甫謐是從固原這片黃土地上走向世界的歷史文化名人,他不僅是固原的驕傲,更是寧夏的驕傲。在固原市爭創歷史文化名城的今天,固原街頭是否應當豎立起皇甫謐的塑像呢?在固原大興開發六盤山旅游的今天,我們忽略了對本土旅游資源的挖掘,我忽略了皇甫謐,忽略了這個用一枚鋼針影響了世界醫學界的固原人。
皇甫謐像
關鍵字: 旅游資源 皇甫謐 經典著作 針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