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旅游新趨勢:“慢旅游”概念正在蔓延
類似以前的那種趕集式旅游方式正逐步改變,重在身心放松的慢旅游正逐步成為旅游方式的首選。
一、以慢旅游為主的慢游族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身邊多了群慢游族。他們一般不會選擇一天之內跑三四個景點的跟團游,而是隨心隨性地停停走走。每到一處,他們都會放慢腳步,從慢吃到慢聊,從慢慢購物到慢慢休閑,慢游族的享受方式應有盡有,既適用高端游,也適合窮游。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許多城市人出游開始傾向于選擇度假式的休閑慢旅游線路,特別是70、80后的年輕人,目的地也多集中在周邊游和國內游,這也是今年自由行和半自由行產品越來越受青睞的原因。
據了解,盡管慢旅游以游客自行發起為主,但一些旅行社已經開始關注這一動態,國內多家旅行社也開始在短途游線路上推出懶人游概念,即不安排固定景點,行程完全由游客自行決定。
二、慢旅游也是漫游
對慢游族來說,講究富的充實,窮的快樂。家底足夠厚的人,把精力更多放在生活新理念的追求上。而對于窮游的人,也能游出個性和精彩。住幾十塊一晚的家庭旅館,買個ic卡坐公交車代步,吃飯專找當地人聚集的小食攤。一次日落,一場疾雨,都會令他們的旅程增添無窮樂趣,慢旅游也是漫游,不強調趕場式的旅游,而是隨心所欲的行走。
商家更看中慢的商機,慢旅游用品,慢餐廳,慢茶樓,都在慢消費上做文章。比如茶樓,是一個放慢節奏、輕松神經的好地方,針對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反對快餐的慢餐文化也開始盛行,國際慢餐協會的會員店已開到北京。
這個字左面是心,右面是亡。人太忙了,心就死了。慢活并不是將每件事蝸牛化,而是希望活在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它是一種平衡,該快則快、能慢則慢。而旅游是教我們停下來學會欣賞的一種很容易實現的慢活方式,人們享受最多的,莫過于在旅游欣賞過程中最本真的快樂。
關鍵字: 慢旅游 戶外旅游 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