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城池--平遙古城游記
在黃土滿野的平原上顛簸了幾個小時,已經微有倦意了。透過車窗,驀然平遙古城墻偉岸的影子就凸顯在我們的面前。當登上這被當地人稱為“烏龜八卦城的”古城城墻時,更驚嘆于古人的智慧與戰爭的滄桑。
城頭之上極目四望,春色中的平原河流凈收眼底,片片新綠和這古老的城墻形成一種奇妙的和諧。當年的守將也曾如我這般俯攬春色吧。金戈鐵馬兵臨城下,該是怎樣一種豪氣干云!心中不僅就暗暗涌動歷史的情懷。
平遙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注視了中國的歷史2700年之久。如今的磚石城墻是從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城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細觀腳下,青磚上隱刻有“平遙城磚197?”的文字,想來為建國后重制。
城高十米,城長6000多米,墻頂寬有3到6米,足可供兩車同行。墻頂凈寬6米,城墻之內以素土夯筑,外包磚石。環繞城墻共有敵樓72座,垛口3000個象征孔子的72賢人,3000弟子。孔子的思想統治了中國幾千年,連這代表武力的城堡也披上了一層文采的面紗。文化的滲透力遠勝武力。當地人稱平遙為“烏龜八卦城”,鳥瞰平遙城墻,竟然真的型如龜狀!古人筑城有“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修建,依此為勝”的講究。在中國的文化里,歷來崇拜“龜”,烏龜代表了堅固和永久,而這與筑城的初衷不謀而合。
緬懷了歷史的豪情之余,低頭沉思心中卻是另一番感受。是啊,偉大的智慧和雄偉。而這樣一種雄偉的背后又是出于一種怎樣的真實呢?
古人的智慧可以造就長城這樣的奇跡供后人驚嘆,而這些偉大的建筑卻絲毫沒有阻擋異族的入侵。當年的匈奴鐵騎踏過長城仿佛邁過鄰家的圍墻,一番殺戮之后這里又變成了人家的后園。近代的洋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燒殺戮掠,人家如入無人之境。而這些代表智慧的結晶和看似強大的王朝在鐵蹄之下卻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我又開始懷疑,這些先人留下的遺產背后又包含了多少的保守?是啊,中國的烏龜代表了長壽吉祥,被圖騰般景仰,用它來形容城池的堅固是很恰當了,可龜殼之后卻是保守和固步自封。發展的事物總是要替代保守的,先進的總要侵蝕落后的。保護自己的方法不應該是固守,應該是發展。
城池通常被看得強大,而文化又常被看作軟弱。但縱觀中國5000年歷史,文明者的城池總是被野蠻者踐踏,而唯有看似軟弱的文化在對異族不斷的滲透和同化中守衛了自己,瓦解了敵人。
世界是在變動著我們只能打破思維的城池,大而化之,才能真正地發展生存。
關鍵字: 烏龜八卦城 城墻 平遙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