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龍山下黑龍潭
走出麗江機場,呼吸極其輕松流暢。純凈的空氣中蘊著絲絲寒意,一彎月牙明晰當空,生生地把山巒的輪廓顯影在蒼穹下的夜幕里。形態萬千、姿態各異的大自然巧奪天工的杰作,在夜里
若隱若現,讓你竭盡所能地去感受,去遐想。
當汽車在夜幕下急馳著向麗江古城奔去時,我便強烈地感到:此行注定要帶給我不同以往驚喜,靈魂注定要在此番行程后難以解甲。
住在麗江古城,一待就是五天,黑龍潭公園是第四天去的。
我們乘索道上了云杉坪,站在闊無邊際的大草坪,仰面陽光下的玉龍雪山,被它深深吸引和震撼!就在眼前,橫臥著一道冰川:亮麗的山脊突兀在深黛色的群山中,冷峻端莊,英姿颯爽!棱角堅挺的線條,如夢似幻的晶瑩剔透,多層次交替的銀光、雪白、青黛,有如巨子橫臥山梁,又儼然神話中的殿宇,炫目的光芒從眼底直逼心底。在它冷峻炫目的外表下,深蘊著幾多神秘和奇妙啊?那些美妙神奇的故事就象我幼時追逐的夢,而此時,我更多的是崇拜,是對造物主的頂禮膜拜!
走進雪山下的水域黑龍潭,你卻有了另一種全然不同的感受。
始建于清乾隆二年的黑龍潭被稱為麗江的眼睛,傳說麗江龍王黑龍的龍宮就在此,潭水幽深,故得名。這里,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交織成人間仙境,這仙境的靈魂是水,是柔骨靈性、幽不可探、美不勝收的黑龍潭水。
走進公園,一潭碧水就閃爍在藍天白云下,極目望去,波光粼粼后還是那道亮麗的冰川雪域。它遠遠地屹立在潭的身后,明晰耀眼,圣潔壯美,儼然慈父,于無盡歲月中,眷顧著平靜幽深的黑龍潭,極盡天職地映襯著“女兒”的美麗。山水剛柔相濟,和諧渾然天成。
沿著湖邊徜徉,于漫不經心中,領略納西民族的文化古跡。東巴文化研究所緊閉大門,但門上美麗的納西文字還是讓我們久久駐足。一幅幅美麗的圖案是書是畫?是畫又有符號;是字卻又
色彩鮮艷,與畫別無二致。哦,原來是聰明智慧的納西族祖先發明的書畫合一的東巴文字,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僅存的活著的象形文字,真應了古人“書畫同源“一說了。
“解脫林”前, 透過佛堂前繚繞的青煙,明朝往事依稀浮現,在空靈的鐘罄聲中遙想當年,明高僧的吟頌猶如在耳一一我愛芝山景最佳,屢徑甲子不思鄉。然而今天徘徊在此的紅塵中人,尋求解脫卻終不能解脫,何時才能不思鄉啊?
當視線被一座潔白如玉的橋牽引到水中,你才發現“得月樓"坐擁風月無邊。潭中就數它最得天時地利……藍天、白云、雪山、綠樹、小橋、流水,它樣樣占盡,匾額和兩幅對聯還是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哩。其中一幅“龍潭倒影十三峰,潛龍在天,飛龍在地;玉水縱橫半里許,墨玉為體,蒼玉為神"揮毫瀟灑大氣,富極了想象。玉龍山、黑龍潭,是你們激起了郭老的才情!
被這潭瓊漿乳汁滋潤養育著的還有滿園的異樹奇花,不知名地、滿園子地綻放著。它們在風和日麗、水光瀲滟中各各盡顯生機,綠的綠得心醉,艷的艷得奪目,迷離在山影水色間,交融
在樓檐亭角里,好個“依舊淮南一片春!"
就在我們臨淵慕魚,驚嘆那些得潭水養育的黑龍潭鯉魚“長年悠然于此、而絕不會被輕易捕捉"的靈性時,不遠處傳來了極富特色的納西古樂,僅有幾件樂器演奏,很簡潔的旋律,繚繞在
水光山色中,撥弄起記憶里最深、最古老的一根情弦,此時,恍若隔世,不由自主地:我置身于哪里,我還是我么?
真正的是物我兩忘了!
人說云南之行讓人體味“甜”,而五天的麗江之行,讓心迷醉的,絕不僅有甜味,象美麗云彩縈繞心頭的,還有更多、更復雜的知覺,是什么呢?容我慢慢憶來!
關鍵字: 麗江古城 玉龍山 黑龍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