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與沒落的回味——蒙自滇越鐵路碧色寨
車站站牌
碧色寨不像一個火車站的名字,倒像是一個美麗的世外桃源村莊。蒙自是滇南的心臟,而碧色寨火車站是20世紀初蒙自商業輝煌時代的見證,是云南的驕傲。
蒙自是云南近代史上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1889年到1910年海關開關是蒙自外貿的鼎盛時期。蒙自的繁榮引起了列強對云南筑路權的爭奪,最終由法國人獲得,并由1903年開始修筑滇越鐵路。其中的滇段在蒙自境內的里程長59公里,1909年4月15日通車至碧色寨。
碧色寨周圍風景秀麗,據說是當年一個法國駐蒙自的官員發現這里的美景,取名“碧色寨”,小村莊便因火車站而得名,并與之同名。滇越鐵路的開通,使最初只有十幾戶人家的碧色寨,成為鐵路線上的一個特等站,迅速成為一個異常繁忙的中轉站及貿易集市,成為云南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集散地。
滇越鐵路和個碧石鐵路先后改變了碧色寨的命運。前者使它獲得了生命與繁榮,后者成為它的尊嚴與驕傲。滇越鐵路通車后,為了掌握個舊錫礦的運輸,云南的商賈們自籌資金修建了個舊至碧色寨的個碧鐵路,后又延伸到石屏。1921年,從碧色寨發出經蒙自城邊到錫都個舊,軌距僅600毫米的個碧石鐵路通車運營。據說,個碧石鐵路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主權最完整的一條鐵路,雖然現在只剩下幾間站房,機車房和長滿野草的一段鐵軌,也足夠成為云南的驕傲了。
此后,碧色寨成為滇越鐵路與個碧石鐵路的交匯點。由于兩條鐵路的軌距不同,所以兩路在碧色寨相匯時只能使用各自的車站,滇南一帶的旅客和貨物到了這里要換車轉乘,有點像現在的地鐵一號線換二號線一樣。轉運貨物的增加,使得經營轉運業務的商號應運而生,最多時達到30家,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大通公司。碧色寨的村民也因火車站而改變了生活,靠給火車站提供各種服務獲得報酬。
貿易的繁榮,交通的發達,使得碧色寨一度取代蒙自成為新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增加。在海關分關和郵電局分局在碧色寨設立后,這里成為外國人眷顧之地,各式餐飲、旅館、商鋪偶應運而生。先后有美國美孚三達水火油公司,法商亞細亞水火油公司,德商德士古水火油公司在這里設立轉運站和倉庫。而洋行中最著名的,便是希臘哥臚士兄弟辦的哥臚士洋行。辛亥革命時,蒙自發生了一起“火燒洋關”的事件,由于是針對洋人的行動,各國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賠償,哥臚士兄弟也借此得到了大筆賠償金,建起了哥臚士洋行。因為它是眾多洋行中最守信用的一個,生意逐漸興隆,在蒙自經營時間長達35年。1938年,西南聯大搬來蒙自,聞一多先生等都曾在洋行樓上住過。如今洋行已經不在了,但它當時附設的哥臚士酒樓仍然屹立在南湖畔,保存完好,是蒙自規模最大的西式建筑。
據說,當年最繁榮時,有國內18個省,108個縣的游民和商人,跑來這個號稱“小香港”的地方闖碼頭。周圍的人都知道“蒙自城買不到的東西,碧色寨買得到。”。這個小火車站,每天商賈、洋人,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燈火輝煌,一筆筆交易在這繁榮浪漫的小碼頭進行著。
1940年9月12日,為了防止已占領越南的日軍長驅直入,北侵云南腹地,政府下令拆除碧色寨至河口177公里長的鐵軌,炸毀中越鐵路大橋。1957年12月,雖然滇越鐵路碧色寨至河口段修復通車,但沒有了外貿運輸,碧色寨已經難以恢復昔日的繁榮。
1959年10月,
關鍵字: 滇越鐵路 火車站 碧色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