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夢繞-麗江之行
旅行總是能讓心靈得到慰藉,懵懵中對遠方尋夢般的行程,使心魄脫離繁華與世俗的軌道,靈魂終于可以在空靈清謚中得到升華。
整理2006的時候,忙忙碌碌卻又非出于本心,眼看2007就這么輕輕的走來了,想起幾次未成行的麗江,心中有種莫明的悸動,還在上班的我再已無法安心,請了一天假,約一同事一刻也不停就坐上了晚上開往麗江的大巴。
麗江的豪華大巴很舒適,聊聊瑣事,理理行程,不知不覺就已深夜,那天我過生日,雖然窩在鋪上,心里卻有種說不出的輕松和欣喜,也許是因為對麗江-香格里拉長時間的向往,終于在我生日的時候實現了。
我34歲的第一天看見了麗江的日出,背著行囊從麗江車站緩緩地走向麗江古城,四方街在金色的陽光下顯得格外的神秘和清秀,入口處的水車轉出陣陣水聲,古城的清晨別有一股韻味。
麗江客棧麗江的面的司機很熱情,帶我們在四方街走了幾家客棧,四方街附近的客棧大多是原來民居自家房屋改建的,外觀保留了普通麗江民居的原貌,大多只是加了熱水器,換了標間的擺設。我們選了家有庭院原汁原味的麗江民居,門窗,地坂仍是木制雕花的,放下行李就開始了玉龍雪山之行。
最后的藏傳佛教行至玉龍山腳,有一個喇嘛廟,據說是最遠的一個藏傳佛教圣地,而且當天有一位活佛,進入寺內,兩邊路上和一株古樹上都掛滿了白色和黃色的哈達,隨意抽了一簽,說是有佛緣之人,生平第一次見到了活佛,就在活佛在我頭上施法、念經、灑圣水的片刻,我突然感到真正的空靈,沒有思緒、煩憂,甚至喜怒哀樂,愿意坐在那里一生一世,也許真有佛緣。
玉龍雪山聽說索道要排很長的隊,我們出發時已較晚,又在喇嘛廟耽誤了時間,向導建議從玉龍雪山的另一面騎馬上山,兩車人組成了一只馬隊,伴隨著牽馬人的山歌聲,包括那英的"青藏高原",欣賞一路風景登向峰頂。穿行在密密的松樹林里,向下遠眺是“香格里”,當地人說是真正的香格里拉,因為麗江當地人發音帶“拉”,實際上就是“香格里-拉”。仰看是藍天白云下的玉龍雪山,峰頂有少量積雪,最高峰扇子峰淡淡灰色,可能顏色淺,遠看呈玉白色。三號營地有簡單的木屋供休息和小吃,有真正的牦牛肉。三號營到二號營路途艱險,幾乎沒什么景點,冰川也不如想象的壯觀,本想到“一米陽光”中殉情谷和情人洞,因天太冷天色漸晚,我們沒有繼續往前,開始返城。
荷花燈晚飯后,天已全黑,新年將至,四方街上燈火通明,茶室門口的納西族女子著盛裝對山歌,“一米陽光”,”千里走單騎”酒吧里熱潮涌動,杯晃交錯;只有麗江特有的紙坊,城中小河流水及河邊的柳樹提醒我這里是麗江,否則我閉上眼睛會不知自己身在何方?路邊有人在放自制的小桔燈,十分虔誠,在這喧鬧的氛圍中有點格格不入,但我卻有一種深深的感動,水至清,旁邊還有許多小魚,雖逆流而不逐波,靜靜地在原來的位置游動。我買了一盞荷花燈,依賣燈人的辦法,心中念著對家人的祝福,美好的愿望,輕輕放入河中,順著河邊一路守護著我的祝福,經過一個小坡,燈暗了又明了,過了一座又一座的橋,據說放入河中的荷花燈只要過了一座橋,祝福就能實現,可我不知為什么一直追到了四方街的盡頭。
麗江的紙坊白天的四方街又是另外一種感覺,小橋流水,垂柳搖曳,四方街邊是各式各樣的小店,有江南水鄉的秀麗,又有邊疆民俗的古樸,但最獨樹一幟的是麗江紙坊。麗江紙坊完全是純手工作坊,從“兄弟同科”的院落進去,或步入”東巴紙坊”你就可以親手經歷樹皮等原料浸泡,到煮漿制漿、漂白曬干全過程。天冷時,一大群人圍坐在煮紙漿的大銅鍋邊,喝著茶,聊著天,藍天艷陽下那份悠悠然的休閑,是我最向往和留戀的生活方式。東巴文字是納西族獨有的象形文字,我印象最深的是幅紙雕的“家”,簡單的小房子,里面有兩個人一強一弱,共同撐著家, 旁邊浮雕的各式祝福,書法在這里顯得那么的多余
關鍵字: 一米陽光 四方街 玉龍雪山 藏傳佛教 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