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山巖畫
位于天峻縣東部江河鄉盧山山丘的30多塊花崗長粉巖上,計270多幅各類圖畫。畫面內容包括牛、鹿、 馬、鷹、豹子、狗等動物形象,有狩獵、爭斗圖,還有表示生殖的畫面。盧莽溝位居天峻江河鄉的南山北麓,由西北向東延伸,長20余km,寬約56km,海拔4000m,盧莽溝巖畫是六到七世紀創作,即北朝后期和隋唐時代。巖畫制作技法精致,繪制風格獨特,表現內容廣泛,包括動物、人物、狩獵、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愛等方面的內容。畫面上的動物神態靈活,生動逼真,有飛禽,有走獸,更多的是馬牛羊等家畜。
射獵圖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地刻畫了古代先民的狩獵生活。巖畫中的生殖圖,采用象征手法,寓意深刻,是青海巖畫中的珍品,其表現了刺激性畜生產的巫術思維,也反映了吐蕃民族的文化觀念,思維習慣和直觀樸素的表現方法。分布廣泛的盆地巖畫,生動地反映了古老的柴達木文化。盧莽溝巖畫不僅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有極高的學術意義,它彌補了游牧民族居無定所而造成的文物、文獻史料不足的缺陷,豐富了我國古代文化寶庫,留下了燦爛多彩的藝術畫廊。
關鍵字: 盧山巖畫 柴達木 栩栩如生 游牧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