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甘南漫行(拉卜楞寺)
追夢---甘南漫行(拉卜楞寺)
7月24日 晴
昨天是騎行高原最辛苦的一天,已經按計劃到達甘南了,以后的路程完全沒有必要去趕路,也應該放松一下,來個休閑游更好一些。
從海東到甘南,原來曾想走桑科草原那條線,路經夏河拉卜楞寺再到臨夏。但看到地圖上那彎曲的鄉道和大山的分水嶺后,我們改變了計劃。走了循化到臨夏的省道,其實也沒有輕松多少。
臨夏歷史悠久,古稱“河州”,始建于前涼時期(公元330年),是漢、唐絲綢之路的南道要驛,明代著名的四大茶馬司之一——河州茶馬司。歷史上曾是中原和青藏邊遠地區進行商貿、文化交流的集散地和軍事重鎮,世有“高原商埠”和“河湟雄鎮”之稱。
甘南是全國10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甘肅、青海、四川三省交界處,地處青藏高原與中原地區結合部,自古以來是古絲綢之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是廣大藏區同內地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人稱“中國的小西藏,甘肅的后花園”。。
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為藏傳佛教黃教(格魯派)六大守主寺之一。擁有經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樓31座,佛宮30院,經輪房(即嘛呢房)500余間,僧舍10000余間。寺內還藏有各類經卷6萬余冊,涉獵哲學、密宗、醫藥、傳記、工巧、數學等等,在全世界也是藏書最多的藏傳佛教寺院。
寺院群的進口正接著夏河縣城的主干街道。金碧輝煌的廟宇背依鳳山,面對龍山,大夏河穿流,是所謂的“金盆養魚”之地。
上午,我們乘中巴車前往夏河,幾年前我曾來過這里。現在通往拉卜楞寺的主干街道兩邊樓房林立,各種商店,旅店,飯店分布兩旁,游人如織,熱鬧非凡。還有大批正在施工的場地,新建房屋的門窗上檐都鑲上了藏式風格的預制裝飾件,并加以彩繪。的確變化非常大。
在售票處聚集了許多游客,但沒有賣門票的人,原來這天是個什么節日,喇嘛們都去參加活動,不光售票窗口,就連所有喇嘛的住處都是上著鎖頭。寺門都開著,人們隨便出入,沒想到運氣不錯,趕上了免票。
漫無目的的走走看看,一個大院內,眾多的喇嘛在號聲中整齊的做著動作,看不懂他們在干什么。寺院外有幾個學生在畫寫生,撐開傘遮擋著熾烈的陽光。看了些以前進過的寺院,惟有這些還沒有多大的變化,也可能數百年都是這樣吧?
在一個大院門口,竟然有人在收費,花10元進去,可以上塔樓,在其頂層,能夠包攬拉卜楞寺的全景。
寺院外墻約3.5千米全部為轉經桶組成,共2000余個,轉遍每個轉經桶須一個多小時。有不少人在那里虔誠的轉動,還有五體投地朝拜的信徒。
午飯在街上飯店吃的,這里已不同于回民區,可以隨便喝酒,飯店里也在出售酒水,喝的還是青稞酒,一路不倒牌子。
街上賣藏族飾品和紀念品的小店到處都是,來的游客都會帶些紀念品回去送人。想起前些年來時,曾帶回一只羊頭,掛在墻上很有點發洋財的意思。但是現在已經看不到藏羚羊的頭骨了。
早就想送給俱樂部一件禮物,看中一只帶有彎彎角的羊頭骨,算我送給俱樂部的,條件是領導必須背回去,而領導更樂意讓我回到俱樂部再送。那幾個隊友開玩笑:再配些狗肉就齊了。
回程的車上昏昏欲睡,靠陽光一側的座位上熱得直冒汗,坐得怎么也不舒服,還真不如騎車來的痛快,一想,人就是tmd犯賤!
下午回到市內,溜達上逛了逛臨夏的市容。上了趟書店,領導喜歡收集各地的地圖。先期來到臨夏的蘭州學生小胡找到賓館,向他咨詢了去蘭州路線,小胡還要同我們一同騎行到永靖,約好明早一起上路。
休整一天,沒有騎車,去了趟拉卜楞寺。距蘭州還有不到兩天的路程,準備分兩天騎過去。
作者: 老k
關鍵字: 拉卜楞寺 桑科草原 甘南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