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著名十大土特產搭上返程的“快車”
返程高峰已至,帶上陜西本土的著名特產,同事、同學品嘗間多了份牽掛的濃情厚意。
陜北紅棗
陜北紅棗
1988年,國家林業局授予陜西佳縣“中國紅棗名鄉”稱號。
陜西清澗95年被命名為“中國紅棗之鄉”,其可溶糖、維生素、淀粉等含量遠遠高于全國各產地。
陜西綏德棗林坪的黃河灘棗素稱人參果。
陜北大紅棗是馳名中外的陜西傳統名優特產之一。其主要特點是果大核小,皮薄肉厚,質脆絲長,汁多味甜,甘美醇香,含糖量高,色澤鮮紅,水分較少,貯藏期長,品質優良。真乃“味奪石蜜甜偏永,紅邁朱櫻色莫論”,是色、香、味、形俱全的紅棗。
陜北大紅棗營養相當豐富。鮮棗含糖量為35%左右,干棗含糖量為70%以上,因而發熱量大,鮮棗每百克為103千卡,干棗為309千卡,與米、面相近,被譽為“木本糧食”、“鐵桿莊稼”。此外,棗果還含有蛋白質1.2%~3.5%,脂肪0.4%。每百克干棗肉中含鈣1毫克、磷55毫克、鐵1,6毫克,維生素ct2毫克。鮮棗中維生素c的含量居百果之首,達380~600毫克,比鴨梨高134倍,比蘋果高70~80倍,比柑橘高14倍,并且人體吸收率也高,可達86.3%。含維生素a70毫克,維生素po.6毫克。故鮮棗有“活維生素丸”之稱。陜北有“一斗棗,二斗糧,里面還加二斤糖”的俗語,足見人們把棗當成糧食一樣寶貴。在《中國棗樹志》審定會上,陜北匕大紅棗享有很高的評價。
陜北大紅棗主產于陜北黃河、洛河沿岸的延川、清澗、綏德、延長、神木、吳堡、佳縣等縣。特別是綏德的棗林坪、清澗的舍峪里等地,早已是“陜北大紅棗”的著名產區。據考證,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道光十一年編的《延川縣志》記載:“紅棗……沿黃河一帶,百里成林,肉厚核小,與靈寶棗符。成裝販運,資以為食”。目前,陜北大紅棗已成為陜西的大宗土特名產,除暢銷國內市場外,還大量出口,銷往朝鮮、港澳等地,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定地位。1982年9月,朝鮮人民領袖金日成訪問西安時,品嘗了陜北延川大紅棗,贊不絕口,次年即從延川買回棗樹苗5000株,引種朝鮮。
白水蘋果
白水蘋果
眾所周知,白水縣是國內外專家公認的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素有“中國蘋果之鄉”的美譽,其“白水”蘋果也被確定為陜西省知名品牌。陜西全省的蘋果面積和產量,目前已躍居全國第二,而人均占有蘋果,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倍,名列全國榜首。白水和渭北高原的氣候、土壤和地理位置,與生產優質蘋果的生態環境完全吻合,屬全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已列為陜西和全國蘋果生產基地。應力爭在短期內把白水和渭北高原建成世界級的優質蘋果基地。
白水蘋果的質量,為什么能在全國奪魁?蘋果喜歡氣候涼爽干燥、土壤深厚、排水良好、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條件是,年均氣溫7~15℃之間,生育期間的4~9月,日照1100小時以上,年降水量500~800毫米,海拔1000米左右。
陜西白水屬渭北黃土高原溝壑丘陵區,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9.2℃,年均日照2552小時,輻射總量達123.6千卡/平方厘米,4~9月日照1373小時,年均降水量622毫米,海拔1100米左右,光照紫外線強烈,旺長著色期的6~9月,日照率達56%,是日照高值區,有利于蘋果的光合物質積累和運轉,對蘋果栽培具有優勢。白水無霜期180天,冬少嚴寒,夏無酷熱,4~10月,歷年平均氣溫在16.3℃,6~8月20.9℃。全生育期晝夜溫差最高月12.6℃,最低月9.5℃。有效生育期的4~10月,平均10.7℃,有利于蘋果栽培和糖分的積累。蘋果生育期的4~9月,約需降水540毫米。洛川4~9月降水為507.1毫米。不足之處是年內降水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月,但由于黃土蓄水性好,不均性降水,可通過土壤容蓄調節使用,形成蘋果栽培優勢的供水條件。白水屬土層深厚的黃土高原,黃土層厚達80~220米,質地中壤,通透性強,水肥供需協調,含有機質1%左右。土壤屬中性偏堿,為蘋果栽培的優良土壤。因此,早在60年代,科學家們就確認渭北溝壑丘陵區是陜西蘋果地理氣候資源帶。80年代,在全國蘋果氣候區劃中,白水被列為我國著名的黃土高原優質高產區,為我國少有的蘋果優生氣候區之一,是我國發展優質蘋果的理想地區;日照充足,紫外線強烈,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低,病蟲害少,因而果實著色鮮艷,含糖量高,香味濃厚,品質優良,耐貯運,具有特殊的商品價值和經濟價值。這就是白水蘋果優質高產的重要原因。
鳳翔西鳳酒
鳳翔西鳳酒
西鳳酒是我國“八大名酒”之一,,唯以鳳翔城西柳鎮所生產的酒為最佳,聲譽最高。在唐朝西鳳酒就以“甘泉佳釀,清冽醇馥”被列入珍品而聞名于世。是我國和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種之一。
西鳳酒產于陜西翔縣柳林鎮。此酒屬復合香型大曲白酒,“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且諸味諧調,酒液清沏透明,甘潤挺爽,有水果香,回味舒暢,以其風味獨特躋身于名酒之林,馳名中外。
相傳鳳翔縣釀酒業始于周秦,盛于唐宋。因鳳翔古名雍城,是春秋時代五霸之一秦穆公建都的所在地。從周初以來是民間傳說產鳳凰公投酒于河的典故。據《鳳翔府志》記載,在公元前600多年的秦穆公時期,鳳翔就已有美酒佳釀。當地出土的文物中,有屬于周朝和戰國時期的酒器,說明當時飲酒風氣的盛行和釀酒業的發達。唐貞觀年間,吏部待郎裴行儉送波斯王子回國路過此地,曾以“送客亭子頭,蜂醉蝶不舞,三陽開國泰,美哉柳林酒”的詩句贊美西鳳酒。北宋文學家蘇東坡在鳳翔任職時就留下了“花開酒美喝不醉”的詩句。曾有“東湖柳,柳林酒,婦人手”被稱為鳳翔三絕。
西鳳酒為世界名酒。1910年的清宣統二年,曾參加南洋勸業會的展銷評比,榮獲二等獎,1952年在中國第一屆全國評酒會上評為八大名酒之一。繼后,又分別在第二、四、五屆全國評酒會上3次被評為國家名酒,并榮獲金質獎章。
水晶餅
水晶餅
關鍵字: 維生素 西鳳酒 釀酒業 黃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