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木寺,我們不說再見
9點不到,我們走入納摩寺小學,今天開學了。
學生們正在教室里上早課,書聲朗朗可惜不懂藏文,聽不懂:(
冉杰老師在教室里,在門口留下了他和學生的照片。
又見到旦真校長,把練習本、鉛筆橡皮之類的文具給他,請他代為轉交。
不多會鈴聲響起,是早鍛煉時間,孩子們沖出教室列隊圍著操場跑步。我們各自散開,留下了師生們的影像。
操場上還看見一些驢友,估計是昨天晚上到的,沒地方住住在學校里,胖子和他們聊了會。
孩子們跑完步,apple和echo把隨身帶的糖果散發給他們吃。也許是有點怕生,他們只是在周圍看著,讓apple有點著急。還是echo魅力強,不一會功夫,手里的大白兔、牛肉干就被“搶”了個干凈。
看著穿著各式“油光光”衣服的孩子,想到了自己上小學時的情景,也和他們差不多,真是有點感慨: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反啊。。。
這些孩子大多來自周圍農村,雖然每年只要200元學雜費,可還是面臨著失學的危險。說到這些,旦真校長也有點無奈,他已經連續7、8年沒回家了,盡管學校離家只有百余公里距離。
改變落后面貌,教育是最好的方式。雖然這里的旅游業發展很快,與外界的交往日益頻繁,但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使周圍居民改變觀念。
教育也不可能用一代兩代人時間改變他們,但是只要他們能夠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相信會讓他們逐漸改變一些落后的思維,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融入到我們這個不斷發展的社會中去的。
也許開發會使人發生很多你我不愿意看到的改變:
“民風不再純樸
到處要錢,物價飛漲
治安混亂。。。
人物景色依舊,可早就貌似人非了!”
可是我們有什么理由讓他們“保持”原始面貌,生活在清貧之中呢?
也許正如小平同志講的:改革開發總是會帶進來不好的東西。
很多時候正是紛至沓來的游人的不良舉動,影響了當地人的習慣和對外來事務的看法,使他們也“變壞”了!
所以呼吁驢友們:
以誠待人,尊重當地人的生活習俗;
不做不友善的舉動,保護當地環境;
把美景和純樸帶走,不留下垃圾和惡習!
如果你去郎木寺,請到納摩寺小學去看看;如果你愿意,可以帶些(或郵寄)學習用品給那里的孩子們
有機會我會再去看看那里的風景,那里的喇嘛,納摩寺小學的孩子們。
“郎木寺,我們不說再見!”,9點20分坐在緩緩開動的車上,一邊向送行的旦真校長和老師揮手道別,心里默默念到。
關鍵字: 甘肅 納摩寺 郎木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