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道圣地——崆峒山
崆峒山雄踞甘肅省東部平涼市西郊11公里處,是六盤山支脈。崆峒山集自然美、歷史美、人文美、傳說美于一身,給人的美感強烈,影響深遠。山勢雄偉,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如巨浪排空;環境神幽,令人陶醉;奇峰、怪石、云海是其奇景;瑰偉、蒼翠、清秀是其特點。既有北方山勢之雄,又兼南方山色之秀。
自古就有“西來第一山”、“西鎮奇觀”、“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譽。有山無水顯不出山的氣度,有水無山顯不出水的精神。崆峒山得天獨厚,彈箏峽涇河縈回,后峽胭脂河湍流,交匯環抱于望駕山腳下,形成虎踞龍盤之勢。正如前人所說:“崆峒得涇而勢愈雄”,“舍此則無以見其尊”, 仙橋虹跨,月石含珠,鶴洞元云等十二奇景及名勝古跡百余處,使崆峒山素負盛名于海內外,別譽為“道家第一山”。
崆峒山以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而聞名于世,秦皇、漢武“慕黃帝事”,“好神仙”西登崆峒,《山海經》、《水經注》、《漢書》均有記載,《封神演義》著意描寫,并列為天下十二仙山之一
位于甘肅省平涼城西15公里,涇河上游主流與其北岸支流后峽河之間,為道教圣地。中國史志記載最早名山之一,號稱“西來第一名山”。古籍名空桐,俗稱崆峒。長100公里,平均 寬15公里,海拔1870~2100米。
崆峒山屬六盤山支脈,是天然的動植物王國,有各類植物1000多種,動物30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其間峰巒雄峙,危崖聳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煙籠霧鎖,如縹緲仙境;高峽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韻。既富北方山勢之雄偉,又兼南方景色之秀麗。凝重典雅的八臺九宮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處石府洞天,氣魄宏偉,底蘊豐厚。
古往今來,崆峒山吸引了眾多的風流才俊。被中華民族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親自登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黃帝問道在《莊子·在宥》和《史記》中有記載;秦皇漢武因“慕黃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黃帝西登崆峒;司馬遷、王符、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詩詞、華章、碑碣、銘文。崆峒武術與少林、武當、峨嵋、昆侖等武術流派馳名華夏。
關鍵字: 六盤山 崆峒山 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