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歌古鎮
#formatimgid_0#
獨具魅力的古鎮文化風韻灘歌古鎮坐落在今武山縣西南渭河支流南河河畔,素有“武山小江南之美稱。從渭河邊的武山賀家店,沿南河河谷的柏油路驅車而上,在逼仄的峽谷盡頭,是豁然開朗的小盆地灘歌鎮。天水人每每談起灘歌古鎮,自然而然會聯想到她茂密的森林,青翠的毛竹,綠茵茵的草地,俯首可飲的山泉。灘歌如同自己的名字一樣充滿詩情畫意,彌漫著熱樂歡快的勃勃生機。
說起灘歌的歷史,至少要追溯到北宋真宗時期。當年趙宋王朝的兵馬盤桓在渭河兩岸時,宋人以勝利者的姿態和文化帝國的氣勢,對當地的吐蕃人民玩了一把文字游戲,他們給今天的灘歌賜了一個“威遠的美名,以此來彰顯大宋王朝的期望和恩威。大約在宋神宗后期,威遠鎮改名灘歌鎮。
古鎮的南部綿延著40余里的太皇山脈,山脈中部的險隘古關圈子闔,峰巒環互驟聚,絕壁千仞,是古代扼控秦隴通往岷迭白馬、熙河蕃羌的鎖鑰。發源于岷縣狼渡灘的南河和發源于山水溝的白馬峪河是灘歌人民的母親河,二水渙渙流過全境,在灘歌鎮前的峽口相匯北去。放眼南望,海拔3112米,雄稱天水第一山的太皇山,崔巍險峻,松濤萬頃,東西綿延四十余里。新近鋪成的賀岷公路宛如一條舞動的巨龍,逶迤在幽深的南河河谷之間。公路兩旁的洋槐和松柏,已經成長起來守衛在公路兩側。
山青青兮水澹澹,云邈邈兮日生煙,特異的地域單元賦予了灘歌“武山小江南的美譽。今天的灘歌鎮不乏享譽隴原的“世外桃源風情。美麗的青山綠水陰陽相薄,孕育了這片土地無窮的靈秀雄奇。白馬溝的牛舌將軍廟,黑池殿村的劉萬春遺跡,董坪的鄧艾屯軍故地,萬華寺的古樹,威遠寨的遺址,明清一條街,明代的安家城(今新城)等人文景觀,以及臥牛山森林公園,都彰顯了灘歌古鎮的文化風韻。隱藏在太皇山密林深處的靈湫妖精潭和道教圣地神仙洞更激發了人們對灘歌神奇的向往。
關鍵字: 古鎮 武山縣 灘歌鎮 羊皮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