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戶外危險系數:為了你愛的人不要冒不必要的險
夏季戶外旅游(travel),烈日炎炎,大量出汗,容易口渴,需要適當補充水分(water),然而旅途中喝水小有學問。
一、旅途中喝水要次多量少
旅途口渴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水,每小時喝水不能超過一升,每次以100至150毫升為宜,間隔1小時。
二、飲水的溫度
夏日旅游,人體的體溫(body temperature)通常較高,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因為此時腸胃由于血液循環加快,腸胃相對缺血(booklet printing)。不要喝5℃以下的飲料,喝10℃左右的涼開水最好,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
關于山難今年比較多,萬幸天津戶外還比較太平,沒有什么大事故。我們怎樣才能保住安全?怎樣降低危險系數?我想大家都很關心。 在很大程度上“冒險”、“刺激”也是戶外特點,由其是對膽大、身體條件好的人,那是他們的一大樂趣所在。
為了安全提幾點拋磚引玉:
1、剛接觸戶外的朋友要多學習戶外知識、戶外技巧、地理知識等,首先要紙上談兵,再和有經驗的同志外出幾次,多看看多學學將知識融會貫通,主要還是學習老同志面對突發事件的應對反映、態度、心理、以及方式方法。
2、不管怎么說帶有zn傾向的活動都需要一定的體力,這種體力平時可以培養,多參加活動也可以培養,體力出現問題危險系數就增高了,還有就是要注意活動中的體力分配,高危險路段先休息再通過,不要急于趕路。在體力不支、身體狀況不好的時候,千萬別顧全什么面子該退則退,在戶外面子最不值錢。
3、不要擅自行動,一個人活動在心理承受力和精神壓力上要大大高于團體活動,意外發生時沒辦法自救,也沒辦法求救。如果受了小傷,在你一個人的狀況下,沒有同伴的幫助,更容易造成大的事故,危險地段健全的人通過尚且困難,何況有傷。
4、活動前精心的準備,地圖、指北針、備用糧食等,做好線路分析,了解當地的天氣狀況,該帶的要帶上,也許用不上的也要帶上。高危險地段和探路活動不帶不熟悉的人走。精心的準備是活動安全的前提,也是一種樂趣。
5、裝備上特定的環境一定要帶特定的裝備,裝備的作用就是她能在關鍵時刻保全你的性命,裝備越精良,身體越安全。舉個例子:“冬季小五臺,你帶個纖維桿帳篷、棉睡袋,趕上個惡略天氣那你真是不想活了,第二天你就“翹了”;夏季你不帶帳篷出去要是趕上大風大雨,也會造成失溫癥,你也會“翹翹”,不是危言聳聽,雖然野外技巧、經驗可以彌補裝備的不足,但不是絕對的。”多學習裝備的知識和使用方法、了解他的使用極限。
6、對于身體條件好的人更容易冒險,包括我在內喜歡冒險,在你冒險時多想想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你的同伴,你真要出了事,那就不是你一個人的事了,你會傷害到n多關心你的人,給n多的人找不必要的麻煩。你要是“翹了”當然一了百了,就怕摔不死殘了,自己痛苦別人更痛苦!值得嗎?千萬不要頭腦發熱干蠢事,(這其實也是對我自己說的,想想以前自己干的事情,后怕!)淹死的都是會游泳的。為了你愛的人不要冒不必要的險!
關于降低危險系數我就先說這么多吧!我們大家共勉!有不周全的地方大家補充好了!
關鍵字: Travel 戶外旅游 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