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虎丘
感戴皇恩
康熙帝第一次游覽虎丘,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五年后,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他又將下江南,準備再游虎丘。來之前,下了一道諭旨quot;將江南積年民欠一應地丁、錢糧、課稅與蠲除。quot;江南百姓被免稅后,無不歡欣鼓舞。蘇城官民為感激康熙帝的厚恩,紛紛捐資,將虎丘修葺一新,以恭候大駕。修葺后的虎丘,在悟石軒處新建了萬歲樓,樓高三丈六尺,重檐復角,臨千人石的南面開啟軒窗,兩旁分列畫欄,樓上則朱欄四圍,方欞三面,上懸quot;萬歲樓quot;金匾,中立御碑一座,高一丈九尺八寸,碑座雕龍,上刻康熙免稅諭文。整個樓閣極輝煌宏麗之致,樓前置玲瓏峰石,植松柏數十株,間種梅竹、花卉,與碑樓金碧掩映。從劍池設石級蜿蜒而至樓閣,東、西各樹紅門相通,仿佛瀛臺規制。原悟石軒移至萬歲樓旁,生公樓、小華胥皆改建于觀音殿旁。在劍池之上憑虛駕空建得泉樓。白蓮池、劍池均疏浚一清。生公講臺、可中亭、雙井橋等修葺得規整如新。一時虎丘山上廳臺樓閣參差,回廊曲澗幽深,泉水溪流清漣。以眾星拱月之形,將萬歲樓襯托得更加輝煌絢麗。這天,康熙皇帝駕臨虎丘,看到虎丘新景舊跡,一派生機,天顏喜動。當他看到瑰麗奪目的萬歲樓,問:quot;是誰建造?quot;僧回奏:quot;是闔郡鄉官捐資,萬民助力造成。quot;隨手奉上碑文,皇上邊看邊點頭,許久才離去。康熙帝懷著喜悅的心情,登平遠堂放目遠望?外青山,憑雪浪軒俯看劍池,臨石階撫梅細賞。此時,蘇州和松江的地方官劉廷東、劉三才乘皇帝有興,趕緊上奏:quot;圣諭親覽民情,欽遵上達天聽。quot;皇上駐足垂問,兩官回奏:quot;蘇州松江兩地的欠糧,是明太祖恨百姓幫助張士誠抗師固守城池,而加罰重糧,叩求圣恩酌減。quot;皇上聽完,命侍衛收進稅據,問quot;現今錢糧蠲免,百姓歡樂否?quot;官士奏答:quot;皇恩浩蕩,百姓再生。quot;于是,全體官民、住山僧人跪拜滿地,俯伏歡呼quot;萬歲quot;,送康熙皇帝登舟入城。
關鍵字: 劍池 蘇州虎丘 虎丘 虎丘山寺 虎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