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澤古鎮一根蠶絲串起的歷史
震澤古鎮
震澤古鎮位于江蘇省吳江市西南部,與浙江省毗鄰,古稱“吳頭越尾”,是吳江市的“西大門”。震澤鎮是一個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名鎮,也是我國著名的蠶絲之鄉。震澤位于絲綢之鄉盛澤的西南,歷史上名勝古跡甚多,古橋、古塔、古寺、古廟、古宅,每一個古跡都有一段歷史故事。震澤鎮為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因瀕臨太湖而得名于太湖別稱“震澤”,宋紹興年間初已設鎮。相傳唐代詩人張志和、陸龜蒙曾在此隱居。小鎮盛產輯里絲,清光緒年間產量占全國十五分之一,是國內有名的“絲綢之鄉”。鎮內名勝古跡眾多,方志上記載震澤有八大景觀:即慈云夕照、飛閣風帆、復古桃源、虹橋曉眺、張墩懷古、普濟鐘聲、康莊別墅、范蠡臺。但在眾多的歷史文化古跡中,最為古老,最具影響的是慈云寺塔、師儉堂、王錫闡墓等,并已列入省重點保護古跡,另有吳江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禹跡橋,思范橋、致德堂等13處。
師儉堂
景點介紹
師儉堂在老街寶塔街上,這座師儉堂,從街面上看過去并不覺得特別,但走進去以后才發現果真有點與眾不同。師儉堂的主人本姓徐,是震澤的望族。亦官亦商的徐家,一座宅院占地二千多畝共有大小房屋147間,卻取了個堂名叫師儉,有人說是崇尚節儉之意,可也有人說主人是別有深意的。師儉堂坐北朝南,三面臨河,可前門上轎,后門下船,水陸稱便。
慈云寺塔
慈云寺塔相傳始建于三國赤烏年間,已有1750多年歷史,是一座磚身木檐樓閣式的塔,總高38.44米,歷經滄桑,歷代重修,仍翼角輕舉,玲瓏挺秀。塔的外觀為六面五層,翼角飛翹,玲瓏挺秀,由回廊、塔壁、塔心組成。塔內置有樓梯,可供登臨眺望觀賞風光。每于春秋佳日,夕陽紅照之際達其第五級,北望洞庭,南瞰麻溪,令人心曠神怡。謂之“慈云夕照”,為震澤八景之最。2007年榮獲aa國家級旅游景區。
文昌閣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道光二十年(1840)里人徐學健等人重修,成為震澤新景。文昌閣兩進,前為山門,寬三楹。后為閣,高三層,單檐歇山頂,四周皆窗,瓊閣連通,玲瓏剔透,甚是軒敞。文昌帝君神像供奉于閣上。清人張芹以“水流天目至,山色洞庭來”來描繪重九等閣所見,極為精到。江南山水一覽無余,致人心曠神怡。
古鎮風情
貼士:
住宿:
國際花園酒店(準三星):震澤鎮南東路(震澤公安局對面)。
交通:
距離上海市90公里,蘇州市54公里,湖州市45公里,杭州市90公里。318國道和在建滬湖高速公路穿越鎮北,大運河支流頔塘河橫貫鎮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
上海滬太路汽車站到湖州的班車途徑震澤,每天班次很多。
上海中山北路1015號公交長途客運站07:55和12:30有直達震澤的車。
蘇州汽車北站開往吳江方向的班車,途經震澤。
關鍵字: 歷史 吳江市 多 江蘇省 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