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虎丘
農歷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從明代起,文人墨客往往在三月三聚會虎丘,效仿晉人蘭亭聚會修禊,吟詩作畫,留下quot;丘壑詩情遠,鶯花客夢醒quot;等美妙佳句。1924年和1936年,黃賓虹、張善孖、張大千在參加雅集后,曾先后作過虎丘雅集圖,現已成為蘇州市圖書館的珍貴收藏品。
在虎丘西南山麓有quot;虎丘十景quot;之一的西溪環翠,系唐代詩人陸龜蒙四十三世孫陸肇域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所建,1860年毀于兵火。2003年6月重建。北宋理學家尹和靖寓居于虎丘后山。舊有三畏齋、尹和靖讀書臺,書臺松影是quot;虎丘十景quot;之一,2004年重新修復。
明萬歷年間,長洲知縣江盈科在平遠堂舊址建五賢祠,紀念唐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三位蘇州刺史和宋長洲令王禹偁及晚年常來蘇州的蘇軾。明正德七年(1512)正月,蘇州大旱,唐寅和辭官歸隱的大學士王鏊霞到干涸的劍池池底,發現闔閭墓門,官府要員也趕來查勘未果,在東側崖壁留下兩篇紀事。一為明正德七年長洲令吾翕等探墓的題記;一為同年正月十四日,唐寅、王鏊等人目睹闔閭墓門的經過,事后,王鏊寫有《吊闔閭賦》,文徵明也賦詩一首記述此事。
清光緒十年(1884)春,邑人朱修庭與僧人云閑在虎丘尋得古憨憨泉,狀元洪鈞、詞人鄭文焯、文人彭南屏和文小坡,感于此泉水質優良,倡議于泉旁建擁翠山莊,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正式落成。
民國7年(1918),著名學者金松岑與費仲深等文化名人聯合發起集資,在擁翠山莊北、第三泉(陸羽井)南側高地,植梅建閣,建造冷香閣。
關鍵字: 劍池 蘇州虎丘 虎丘 虎丘山寺 虎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