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蘇州虎丘
御筆生輝
康熙帝在這兩次游歷后,又四次來游。最后一次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還在山上行宮住了一夜。他熟悉虎丘、理解虎丘、鐘情虎丘,激發出滿懷的詩興豪情:他為虎丘山寺題寫雅名quot;虎阜禪寺quot;。從此虎丘寺改稱虎阜禪寺,金匾至今高懸于頭山門。quot;路接天閶quot;為虎丘以山塘直通古城閶門而題,當年掛于二山門。quot;香界連云quot;、quot;仙鏡澄輝quot;、quot;云光臺quot;、quot;青云境quot;、quot;天光云影quot;均為當時的大小佛殿所題康熙帝看到虎丘遠處山色迷人、近處林茂館多,白公堤柳色映照,欣然書聯quot;山光茂苑來書幾;柳色金閶入畫圖quot;。他倚窗俯視,看到近流遠波,其上還浮著畫船,便提筆寫道quot;花棹渾疑浮碧漢;倚窗常似俯清流quot;。他見虎丘云煙繚繞,臺榭高筑,揮筆寫道quot;煙霞常護林巒勝;臺榭高臨水石佳quot;。楹聯由現代人錢大禮書,掛于悟石軒。他憑高遠眺,郊外青山如畫,夜晚月影照簾,揮寫quot;四面嵐光俱入座;一輪蟾影恰當簾quot;此聯現由當代蘇州書畫家謝孝思書,掛于平遠堂.他面對虎丘的蒼松翠竹、云氣嵐光,揮寫quot;松聲竹韻清琴塌;云氣嵐光潤筆床quot;。他有感于周圍波光映月、山色秀美,又書quot;波光先得月,山秀自生云quot;。此對現由當代書法家沈邁士書,掛于千頃云閣。hellip;hellip;當年,康熙帝書寫的匾額對聯,高懸在虎丘的殿堂樓閣,使虎丘的山光水色在帝王的幽思豪情中升華,生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輝。
洞庭quot;碧螺春quot;茶蜚聲中外,但不知quot;虎丘茶quot;早已著名。據《虎丘志》載:quot;虎丘茶色如玉,味如蘭,宋人呼為白云茶,號稱珍品quot;。
虎丘茶是以寺園為中心的小塊茶園。茶園位于離劍池不遠的虎皇西部虎丘持附近,由野生茶改植,園地很小,茶園由虎丘寺僧管理所有。由于品質精良,至宋代已相當有名。這種茶很是奇特,茶微帶黑,不甚蒼翠,有類似白茶的特性,疑是古代白茶的一種。茶湯色白如玉,然而清香可口,酷似豌豆香。《茶解》對虎丘茶的評介是:quot;茶色白,味甘鮮,香氣撲鼻,乃為精品。茶之精者,淡亦白,濃亦白,初潑白,久貯亦白,味甘色白,其香自溢,三者得,則具得也quot;。
關鍵字: 劍池 蘇州虎丘 虎丘 虎丘山寺 虎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