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同慶錢莊博物館
協同慶票號在咸豐六年(1856)創立于平遙南大街。該號財東是榆次聶店王家和平遙縣王智村米家。票號最初資本僅3萬6千兩,而先已開辦之大票號資本少則十幾萬兩,多則二十幾萬兩。盡管如此,協同慶且“以區區萬金,崛起于咸豐末葉。著名票號商李宏齡認為:這是因為“得人獨勝者,厥惟協同慶一業。
協同慶共有:一院、二院、三院、四院、五院
一院分:攬柜房、總帳房、埠際帳房
攬柜房:協同慶票號,它成立于咸豐六年(1856年),歇業于民國二年(1913年),歷時58年。攬柜房也就是臨街門面,并且分為南、北兩間,對面的南間攬柜房是辦手續的地方,相當于現在的會計室,辦好手續到北攬柜房取現銀相當于現在的出納室。
柜房:相當于現在的保衛科,保護攬柜房的安全。
二院分:營業廳、埠際信房
營業廳:相當于現在的貴賓室,大戶室,接待貴賓的。
埠際信房:一組精美的布景墻
三院分:協理房、祭祀房、經理房
協理房:現在開辟成中國歷代錢幣博物館,當時流通過的,發行過的差不多都有,里面幣種四千二百多種。
祭祀房:原為襄理房,當時分管后勤的三掌柜的辦公場所,現為祭祀房,掛有一幅祭祀畫,上面畫有我們財東畫像。
經理房:票號中實行了東掌合伙制,財東掌柜兩權分離,經營者不投資,投資者不經營,兩權分離,非常徹底。票號中做到了不任人唯親,凡是與財東、掌柜有任何親威關系,裙帶關系一律不用。可以說非常先進了。
四院是員工的生活區,無論總號,分號,上至掌柜,下至員工都要住在票號中,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不能攜帶家眷,純屬是營業廠所。但有一定的假期可以回家去,總號員工三個月回家一次。沒有總號允許,不能回家探親,往家里寄錢,攜帶家眷去分號居住,不能在外地成家,票號對員工實行的是封閉式管理,近似于現在的軍事化管理。
五院是金庫所在,有非常先進的防盜措施,有防盜網,報警器,并且有把特制的鎖,只有大掌柜,二掌柜兩把鑰匙合在一起才可開啟,起到互相監督,互相制約。并且,它的構造非常特殊,一般金庫都是地窖式的,只有協同慶一家是地下窖洞式的,很先進的,接近于現在的銀行中金庫。
協同慶博物館內設民俗賓館,有標間56間,中高檔設施,具有北方民俗風味的土坑窯洞,環境優美,舒適典雅,“寄懷楚水云天外,得意唐詩晉帖間“,不失為游客休閑的上乘選擇。下塌我民俗賓館,游客實行雙免費:即一可免費參觀錢莊(票號)博物館。二可免費參觀中國歷代錢幣展覽館。餐飲部設有地方小吃108種,游客可以在下塌的房間內品嘗到正宗的地方風味小吃。
關鍵字: 協同慶 博物館 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