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仙人臺”!!
攀登“仙人臺”吃過早點,我們俱樂部的一行人分乘兩輛車,前往千山南溝,去攀登千山的最高峰“仙人臺”。對游人來說,特別是外地的游客一般以千山北溝為主,這里風景秀麗,奇峰林立,廟宇道觀掩映在密林深處,確實是個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我們這些人都是地道的鞍山人,北溝熟得不能再熟了,都想換換口味,目標一致選定在平時很少一去的“仙人臺”。從千山正門前的轉盤左轉,過“積翠門”,就駛入通往南溝的山間公路。按理說這里的旅游景點比較少,一般不會走錯路,誰成想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兩次“誤入歧途”。按路標指示先到了“五龍宮”,不對,原路返回。再見路標前行,又來到“中會寺”,還不對,再原路返回,又見路標,這才走上正道。看了一下游覽示意圖,一共就三個岔路口,我們走了個遍。究其原因,不是我們糊涂,絕對是誤導,一位知情人透露,各景點故意把路標弄得很含糊,讓游人稀里糊涂的就進了他的景點。汽車在山路上爬行,耳膜漲漲的,很不得勁,看來我對海拔高度的變化還是很敏感的。走了好一段路,終于到達了大安寺。大安寺是南溝攀登“仙人臺”必經之路,到這里汽車完成了任務,已經有幾輛車停在路邊,再往上只能是徒步了。我們稍事休息后,開始向頂峰沖擊。我至少有十多年沒來了,登頂的羊腸小道已經變成了石頭臺階,沒有那么危險了。我們一字排開,呈縱隊前行,一會下到山谷里,一會爬到山崗上,沒走多遠,就已經大汗淋漓了,不得不脫掉身上的衣服。不知什么時候響起了一個熟悉的旋律,引來一串笑聲。原來健身教練小劉用手機播放mp3,就是我們上動感單車課時的那首,大家為之一振,仿佛回到了健身房,勁頭倍增,腳底的步伐輕松了許多,看來幾個月的健身訓練沒有白費,體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天的登山算是一次體能檢測吧。當我們再次從山坳里爬出來,眼前豁然開朗,距“仙人臺”只有一峰之隔了。這里是觀看“仙人臺”的最佳位置,巔峰之上,一塊巨石憑峰突起,像一個健美運動員攥緊拳頭手臂,在顯示肌肉的力量。今天秋高氣爽,是個難得的好天。晴空萬里,藍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彩,陽光灑在懸崖峭壁上,把山峰涂成金黃色,在蒼松綠樹映襯之下,格外壯觀。我們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了,紛紛停下腳步,駐足觀看。繼續前行,我們一鼓作氣登上了“仙人臺”的頂峰,傾斜的巨大巖石上面雕刻了一座佛像,上面篆書“仙人臺”三個大字,歲月蒼桑使佛像和字跡有些斑駁,更增添了幾分神秘。十幾年前我曾來過這里,那時只是孤峰一座,道路也不好,很少有人光顧。現在不同了,有人在這里安營扎寨,干起了照相、賣香火、小紀念品的營生。香案上香煙繚繞,幾個遠道而來的善男信女正在三拜九叩,可以看出生意還算不錯。與其他景點一樣,樹梢上、欄桿上綁滿了紅布條,有人說是年輕人在這里結下的“同心結”,也有人說是人們許下的愿望,不管他代表什么,都是一種信仰,一種期盼。這里海拔708.3米,是千山的最高峰。但在這高峰之上并沒有登峰造極的感覺。山高人為峰,再高的山峰也能被人征服,珠穆朗瑪都不在話下,何況區區“仙人臺”了。資料上介紹,這里晴天可觀“渤海云飛”,今天的能見度就不錯,可怎么看也看不到渤海在哪,估計是有些夸張。極目四望,群山環抱,恰似一朵朵蓮花盛開,看來“千朵蓮花山”的稱謂倒是蠻貼切的。“登千山不登‘仙人臺’等于白來”,這是鞍山流行的一句廣告詞,用來形容我們一行人的心情很合適,確實沒有白來,朋友們忙里偷閑小聚一把,領略了大自然美麗,又鍛煉了身體,呼吸了清新的空氣,放飛快樂的心情,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太值啦!”。
關鍵字: 俱樂部 千山 旅游 最高峰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