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世博園”游記
沈陽“世博園”游記 572){this.height=572/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72;}"> 2006年7月23日醞釀已久的沈陽“世博園”游園終于成行了,說醞釀已久是有道理的,沈陽“世博園”早在今年五月份就開園了,中國移動公司為vip用戶兌換了門票,夫人曉義提議同兩個妹妹和孩子一同游園,苦于兩個孩子學習緊張,一直沒有成行,等到學校放暑假了,才確定了時間。說來也巧,就在這時遠在德國留學的兒子回來了,使這次旅游又增添了新的內容。 遼寧的夏天“三伏”天是最熱的,尤其是“頭伏”簡直熱得讓人受不了。7月23日這天是丙戌年初伏的第四天,依照慣例酷暑難耐是必定無疑。沒想到的是,早晨起來北風習習,好不涼爽,竟然是一個多少年不遇的涼爽舒服的三伏天。頭一天妻子曉義還挨家打電話告訴防暑降溫,臨行前不得不逐個提醒帶件長袖衣服,免得孩子們著涼。 572){this.height=572/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72;}"> 這“世博園”到底在哪,我們誰也沒去過,只知道是在沈陽植物園基礎上擴建的,大體位置在棋盤山,沈陽東靠近撫順。為了防止走錯了方向,還帶了筆記本電腦和gps衛星導航系統。我們一行三家八個人,分乘兩輛小車,我開“奧迪”在前,妹夫玉璽駕駛“紅旗”緊隨其后,從鞍山達道灣上沈大高速公路,經沈陽南環高速,再上沈撫高速,一路順風。一個多小時就進入撫順市區,我感到有些不對,跑在后面玉璽也發現走錯了路,只好停在路邊用gps衛星導航系統確定位置,原來我們應該在沈撫高速東陵站下道,多走了一段路。重新用gps確定路線,按導航系統直奔“世博園”。令人費解的是“世博園”的宣傳搞得非常到位,但在路牌上卻漏了一空,就應該在東陵站做一醒目標志,告知去世博園的游人由此下道。我想這一個小小的疏忽,不知有多少人白跑了冤枉路,給興致勃勃的游客先澆了一盆冷水。 572){this.height=572/this.width*this.height;this.width=572;}"> 按著gps的指引,沒用多久高高聳立的“百合塔”映入眼簾,“百合塔”形似百合,高125米,是2006年沈陽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盼望已久的“世博園”終于到了。 今天是星期天,游人特別多,靠近正門的停車場已經車滿為患,我們的車子只好停在稍遠一點的2號停車場。我們順路而行,很快就融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世博園”的正門是四大主體建筑之一“鳳之翼”,號稱世界第一斜塔,中間高高挺起的不銹鋼的塔尖牽拉著白色的帆布屋頂,遠遠望去像一只鳳凰的翅膀,據說寓意沈陽振興騰飛之勢。進入景區大門以后,真有點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不知道怎樣走了。“世博園”規劃面積2.46平方公里,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大許多,建有“百合塔”、“鳳之翼”、“玫瑰園”、“綜合館”(百花館)四大主體建筑和生態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濱海濕地等景觀。整個展區有100個國際、國內和專業風情園。游覽這樣大的公園沒有一個周密的路線,肯定走丟。沒辦法我們只好拿著旅游圖,按圖索驥,信馬由韁,走到哪算到哪了。和高速路的同樣的問題,園內的指示牌雖然很多,但沒有整體提示,也沒有向游客推薦精品游覽路線,許多游客和我們一樣都在不停的看導游圖,不停的打聽怎么走。
關鍵字: 世博園 中國移動 德國 沈陽 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