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沽湖—走進摩梭民俗博物館
在學校的地鋪上住了一宿后,我起來洗漱一番,不知道是心情的緣故還是什么,精神煥發。昨晚聽過課的人逐一跟我打著熱情地招呼,我笑笑。
在他們的食堂吃了一頓早餐。8點多鐘,我開始向校外走,李先生的房間沒有門,更沒有鎖,他幾度缺氧,還沒有起來,昨天的夜風把他吹感冒了。托他的一個好朋友轉告我的離去,然后向來時的鄉間小路走去。
孩子們三五成群地向學校走來,和我撞了個照面。見我拍照,不好意思地躲來躲去,我想起昨晚見到的楊八斤和他的機靈鬼似的弟弟,哈,別看他們身在這角落處,他們自有一番動人之處:淳樸、善良、聰明、自在……活潑、健康,有著陽光一般的熱力。
回去的路上,我的細心和執著引起劉師傅的興致,我推薦你再去一下摩梭人博物館吧。ok。
這是我在瀘沽湖的最后一站。我不僅全面了解了摩梭人的歷史和變遷,社會形態和早已廢除的土司制度,還進一步走進了一個外國人的內心世界,一個把生命中27年時光在麗江和瀘沽湖度過的美國植物學家和民俗文化研究者——約瑟夫·洛克。
不知道公路修通前人們是怎樣探望這個神奇的地方?也不知道那里的人們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
沒想到,當我想和它接近的時候,它竟然離得那么那么近。一切都在變化中。
有的讓人不舍,有的令人牽魂,有的只能放棄。
變化是最美的形態。歷史在變化中,呈現它最該保有的真實面目。
關鍵字: 博物館 摩梭人 民俗文化 瀘沽湖 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