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別樣的瀘沽湖探秘神秘的女兒國
迷人的瀘沽湖
瀘沽湖位于四川涼山鹽源縣和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接壤的崇山峻嶺之中,海拔2685米,平均水深40米,是一個形狀似馬蹄的高原淡水湖,湖中有六島,林木蔥郁,野鴨成群。湖的周圍,青山纏繞,樹木參天,山茶花、杜鵑花、喇叭花和許多叫不著名的山花,五彩繽紛。這是我國西南高原上的一顆誘人的明珠,摩梭人稱它為“謝納米”,意思是“母湖”,母親的湖。她像一個古樸、寧靜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環繞的懷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這里的一塊碩大的藍寶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鏡。湖周長約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著一座秀麗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視為女神化身。從南邊遠遠隔湖望去格姆女山又像一頭昂首而臥的獅子,人們又叫它為獅子山。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賦予女性形象的神話,成為我們當代名副其實的“女兒國”。
迷人的瀘沽湖
景點門票:
1、瀘沽湖門票進山費78元另加3元生態環保費,家訪10元/人,篝火晚會15元/人 豬槽船30元/人。
2、現役軍人、殘疾人、60-70歲老年人及在校學生,請憑有效證件購票,有5折優惠;
3、1.30米以下兒童、現役傷殘軍人、70歲以上老年人、離休干部憑有效證件免購門票;
4、如要乘船從四川瀘沽湖前往云南瀘沽湖船費為80元/人,從云南瀘沽湖乘船到四川瀘沽湖船費為120元/人,乘船游島上島費用為25元/次。
瀘沽湖夜色
主要景點介紹
東線
(1)情人灘:大嘴村往東不到1公里是滿是格桑花的情人灘,在這里可以感受到最浪漫的意境。
(2)凹垮碼頭:情人灘東面就是凹垮碼頭,在碼頭上看獅子山是最美的,最好是早晨或傍晚去看;早晨云霧繚繞;傍晚紅色霞光照耀。
(3)趙家灣:凹垮碼頭往東走大約3公里(有個路標--鳥覺)左拐六公里就到,這里是我們夢想的仙境,非常的純凈而安寧,你甚至可以感到時間的停滯,可以聽見自己的心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的發呆。。。這里也是游泳的最佳處。
(4)草海:大嘴村往東8公里處,就是圣湖的濕地草海。“草海”就是指長滿草的高原湖泊,在這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上很有特色。它是瀘沽湖的子湖泊,瀘沽湖的水與它相連。每當春夏時節,草海里綠綠的,讓人以為那是一望無垠的草原,只有看見半截身子的牛馬在草里食草、戲水,或看見豬槽船在草里輕輕地滑動,你才會明白那就是有草的湖。秋天或冬天,湖里的草枯黃,輕輕地倒在湖面上,黃黃的,映著高原上的藍天白云,讓人更加喜愛這個金黃的草海。一年四季,草海都各有特色。
這里還有著名的走婚橋及王妃府、王妃島、落洼碼頭。
如果運氣好遇到天氣晴朗且風平浪靜,在王妃島對面湖面上可以看到一奇特景象,湖對面山的倒影形成一個活生生的菩薩像。
瀘沽湖四周崇山峻嶺
西線
(5)獅子山:大嘴村往西云南方向6公里處就是格姆女神山也叫獅子山,乘纜車上去頂部可以俯瞰瀘沽湖全景和神秘的女神洞。
(6)楊二車娜姆媽媽家及博物館:客棧往西2公里處是瀘沽湖及摩挲人的形象代言人楊二車娜姆的家及以她名字命名的摩梭人博物館,里面存放了她本人及有關摩梭人的書籍及物品。
(7)里格島:這里坐落了許多雅致的客棧和別有特色的酒吧,這里是時尚和古老的完美結合。從獅子山上看去里格島實在像是鑲在圣湖上的明珠。
(8)永寧溫泉:距大嘴村30多公里處有一處摩梭人沐浴的地方,過去每到新年摩梭男女會在這里共浴,據說這是圣水,洗后會去病去魔。
(9)扎美寺:摩梭人朝圣的最大寺廟。
蘇里馬酒
飲食介紹:
沿瀘沽湖周圍均有村落,沿途均可補給水和食品,無需背負太多物資。大嘴村、左所、洛水、里格村均有餐館可進餐,如果吃得慣的話,也可去摩梭人家圍著火塘吃飯,吃秘制豬膘肉和喝蘇里馬酒。
特色食品及特產
豬膘肉(“布差“),又稱琵琶肉, 是摩梭人最傳統和最具特色的食品,是摩梭人招待貴客的佳肴,其制作方法是每年冬季祭祖月殺豬時把整個豬除頭骨以外的骨骼, 內臟及瘦肉全部剔除,內抹鹽等調料縫合好,壓成琵琶狀,制成后可放數年不腐, 久者還可作藥用,豬膘肉吃起來肥而不膩,肉味清香,存有豬膘肉的多少,標志著摩梭家庭的富裕程度。
除了豬膘肉,在落水村的摩梭人家里,還可以品嘗到酥油茶,蘇理瑪酒、咣當酒等摩梭民族食品。
湖邊美景
瀘沽湖歷史及傳說
在摩梭人心中, 瀘沽湖是她們的母親湖(“謝納米”),獅子山是她們的女神山(“格姆”),所有大的東西都是女性的, 這是摩梭文化女性為中心的生動體現; 關于母親湖和女神山,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在很久以前,瀘沽湖只是一塊低洼的盆地,那里有九個村寨,周圍都是莽莽森林,土肥草美, 糧豐物盛,西面獅子山腳下的山巖下,有一個涌泉之洞,終年四季, 清澈的泉水從這里流出; 有個放牧的啞巴每天帶著午餐粑粑在這里放牧,渴了就在這股泉水里喝上幾口, 有一天,洞里不出水了,他很奇怪,一看,原來是一只大魚堵在洞口,啞巴抽出腰刀割下一塊魚肉燒著吃了, 第二天,魚身上被割去的地方又長復原了,從此,啞巴不再從家里帶食物,每天割的魚肉剛好夠他一天的飯食,時間一長,村里人見啞巴不帶食物出門, 仍然長得紅光滿面,不禁感到奇怪,問啞巴卻說不出來,便尾隨他看個究竟,一見到洞口那條大魚,貪婪的人們便想拖回家中享用,于是趕去了九架十八頭牛,架上抬桿, 用九根繩子設法套住魚,拼命往外拉,魚被拖了出來,但災難也隨之發生了:大水從洞口洶涌而出, 頃刻間淹沒了所有的村寨,也淹沒了所有人畜, 整個盆地成了一片汪洋,形成了今天的瀘沽湖,這時唯有一個正在喂豬的母親, 見大水滾滾而來,她急中生智,把一對兒女放進豬槽,使這對兒女逃脫了災難, 得以幸存,后人為了紀念這位勇敢而智慧的母親,把瀘沽湖稱為母親湖, 并一直沿用這種豬槽狀的獨木舟至今, 就是我們大家游湖坐的"豬槽船";這個故事實際是在寓意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人類對大自然的開發要有節制,貪婪過度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關鍵字: 女兒國 瀘沽湖 淡水湖 鹽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