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湖筆記之二——冒雨出發
早起推窗,發現不知何時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心中有點暗暗叫苦,第一天騎車就遇到下雨的天氣。下就下吧,又有什么能夠阻擋向往遠方的腳步呢?
雨來秋色寒。秋雨中的小鎮卻并沒有蕭瑟凄冷的感覺,別有一番清明味道。
去鎮上的小飯館吃早餐。鐵爐子上燒得滾燙的奶茶是用鹽、磚茶和牛奶熬制的,熱乎乎的一碗下肚,冰涼的身體立刻溫暖無比。還有比臉大的油餅,一元一個足可飽肚。收拾行裝,抓緊趕路啦!
當晚與我們同住在黨校招待所的還有三位從上海來的小伙子,大伙兒共同租了一輛小貨車做后勤車,路途遙遠,行李沉重,后勤車的保障是不能少的。西海街頭合影。一個個全副武裝橙黃橘綠,顏色都很鮮艷呢。
西海鎮在車輪后漸漸遠去,茫茫的金銀灘草原向天邊鋪展開一片蒼黃。天空薄薄的濕云仿佛飽含水份的棉朵,沉重又溫柔。在我們入住的海北賓館門口有一大副金銀灘草原的夏景,綠浪豐美羊群雪白,是無邊綠翠憑羊牧的草原牧歌之美。而在這秋雨疏蕭的九月,黃毯悄然換綠坪,金銀灘又是別樣的蒼茫浩蕩之美。在臨行前,總有人說這樣的季節不是青海湖最美的時刻,不值當去。但自然給了我們四季,就同樣給了我們四季之美。春賞百花秋望月,夏浴清風冬聽雪,感受美好其實只在于一顆體悟的心。
路上又遇到四個從北京來的騎行者,看到他們馱著不少的行李,恰巧跟我們的行進路線相同,就將他們的行李轉移到了后勤車上。隊伍又壯大啦!
出發前就在攻略中看到今天沿途的丘陵地帶較多,果然,平緩的路段沒騎幾公里就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上坡。呼吸開始急促,雙腿開始發軟,被秋雨沁涼的身體也發熱起來。環湖的路況非常好,平直潔凈直通天際,但這樣的道路也會給人帶來心里壓力。奮力蹬上一個長坡,站在坡頂喘息未定,一個更長更陡的大坡又在前方。這時刻,唯有堅持。
小雨下了兩個多小時就漸漸止了。脫去濕重的雨衣,立刻輕松了不少。天晴心更晴。
一群羊擋住了去路。這里是它們的地盤,我們只好恭恭敬敬讓路了。在環湖的之后幾天中,我們親眼目睹了作為草原主人的羊群們的沉著穩重。無論大卡車、小轎車如何鳴喇叭,羊們依然不理不顧,大搖大擺地走在公路上,不斷撒下星星點點。只有牧羊人尖利的口哨和吆喝,才能讓它們小跑起來。跟騎摩托車放羊的牧民聊天,他的這群羊有五百多頭,可是一筆不小的流動資產呢。
蹬上一個大坡,筆直的公路盡頭一片湛藍閃耀!湖!看到青海湖了!恰好前方是一個長長的下坡,歡呼著飛馳而下,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張開雙臂,我在飛翔!青海湖,我來了!
滿山遍野的羊群。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位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詩人,也是如我們一般策馬奔馳在草原上吧,天高遠,眼開闊,心飛揚。
青海湖邊的瑪尼堆。在這比天空還要純凈碧藍的圣湖邊,親手擺上一塊小石,表達深深的敬意。水是生命之源,善利萬物而不爭。正是這些江流湖泊滋養世間生靈萬物,生生不息。
金沙灣。沒想到在草場豐美的青海湖畔竟然還有這樣一片莽莽黃沙。水位下降、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的生態危機也給這片凈土蒙上一層陰影。有資料說,青海湖的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0厘米。不知道幾百年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場景會不會成為一種傳說。
路過一片湖邊濕地。云濤翻涌的天空下,蜿蜒的溪流滋潤了這一片色彩斑斕。青綠黃赭棕黑,秋意盎然。只有自然之手才能涂抹出如此絢爛的高原秋色吧。
離開金沙灣不遠,天邊出現一片逶迤透的金黃色,那是草原上很難見到的成片的樹林。有了樹木,就代表出現了大的聚居地。我們今天中午的目的地——湖東種羊場到了。
關鍵字: 旅游游記 金銀灘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