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掠影
青海湖從原來的外瀉湖變成了現在的閉塞湖,蒙語叫“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意思是“青藍色的湖泊”。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神往的奧秘世界啊!它在神話傳說中就是一個浩瀚無邊的大海,以它為基礎,可以編出許多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神話。
今天,乘公共汽車翻過日月山,經過三個多小時來到它的岸邊。放眼望去,迷迷茫茫,望不到邊際:無怪乎把它稱為海。本來給人印象就是海——青藍色的海。波濤蕩漾,嫵媚多姿,想到了水府里一定有難以想象的奧秘:諸如西海龍王、蝦兵蟹將、烏龜丞相、鯉魚精、蛤仙、龍女、龍子龍孫,形成一個美妙的獨具格調的水族世界。在這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里、深達三十米的青海湖邊,則是數百里方圓的草甸,水肥草茂。在此八月中間,正是牧草蓬勃生長的季節,和青海湖相映,別開生面,另一番天地。一邊是綠浪滾滾,風吹草低見牛羊;一邊是碧波粼粼,涼風陣陣掠水吹來,引起人們對湖泊無邊的遐想。
鳥島上的鳥兒是青海湖的寶中之寶,如同峨嵋山上的猴子一樣富有生趣。乘汽艇到鳥島去,旅客們唱著歌呼喚著,聲音在湖面上蕩漾回環,象是去參加一個什么盛會似的。歡聲笑語無止無抑。登山有登山的樂趣,觀海有觀海的興致。俗話說得好:“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事先艇上負責人再三叮囑:上鳥島切不要慌張,不然將鳥驚飛,遮天蓋地,在黑影下過活,反倒不美,當汽艇剛靠近岸,解放軍戰士小王第一個跳下來,輕而且穩,猿猴般的靈巧,一點沒把鳥驚動。接著二三十個人一個接一個跳上岸來。
只聽得“吱吱喳喳”、“呱呱拉拉”啼叫聲不絕于耳。說它是美妙的輕音樂也好,說它是逆耳的噪音也好,隨便你怎么解釋都可。
還是看百鳥們喜人的姿態吧:有的蹣跚結隊而走;有的蜷屈身子剔洗羽翎;有的擦地飛翔一陣,再走一陣;有的互相嘻戲,交頭接尾,搖首展翅,似在交語。這些鳥類,水鴨水鷗居多,毛羽五顏六色,大小各殊,叫不出它們準確的名字。當人們接近它們,直到一米遠近,才躲開走去。離遠了看不仔細,接近它又不允許,只好不即不離地慢慢追逐著玩賞。真可謂“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它們畢竟不象家禽那樣馴良。家禽有人豢養、馴導,有食物供應其所需,故與人相近。峨嵋之猴也只因討食才接觸人,進而與人相戲。
而這里的鳥不需人給它們食物,它們的食物從海中撈取,所以它們對人生疏。
站在湖中鳥島上再遙望湖面,浩淼無際,碧藍的湖水映著雪山白云。雪山、草原、平湖、海心山,綠底鑲著白邊綠邊,一張大毯子鋪在祖國西北大地上。恬靜嫵媚、雄偉遼闊。但春冬一到,狂風大作,驚濤駭浪之時,一派翻江倒海之勢。今天我們并未見到海鳥遮天蓋地俯沖游人之勢。據說這倒是我們的幸運……
關鍵字: 旅游游記 青海 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