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佛教的重要流派--五屯藝術
五屯藝術的產生,與宗教的盛行是密不可分的。五屯藝術的品類有彩繪(壁畫、唐卡--布制卷軸畫)、雕塑(木雕、磚雕、泥塑、油塑)、木刻、堆繡(綢緞剪堆畫)和建筑彩繪等,其中以繪畫、雕塑、建筑彩繪圖案為最佳。內容大多取材于佛教故事的神話傳說,近年來也有不少反映世俗風情的作品問世,使這門古老藝術更貼近生活,作品造型完美生動,神態刻畫惟妙惟肖,服飾衣褶簡練流暢,富于質感,畫風華麗,筆法細膩,用色鮮艷,使作品富于裝飾性,在使用金粉的技巧方面尤有獨到之處,使其在同類藝術品中別具一格。
十九世紀初葉代表作有:五屯下莊已故名畫師尕藏、夏吾、卡先加等在該村寺院畫的壁畫《四大天王》等,這幾幅畫十分精細、鮮艷,氣氛熱烈,充滿裝飾情趣,為其他藏區壁畫中所少見。年都乎已故名畫師云旦、切旦長期在塔爾寺、拉卜欏寺作畫,他們除繪制了不少壁畫外,并制作了大量《佛本生故事》、《曼荼羅》唐卡及六世至九世班禪唐卡,由九世班禪獻送給扎什倫布寺,受到西藏僧俗的高度評價。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曾隨師受聘赴敦煌協助張大千臨摹壁畫的五屯當今著名畫師夏吾才郎,技藝純熟、精湛,他的作品精巧細膩,富于華美的風采。被國家授予“工藝大師”的稱號。年都乎當今著名畫師更藏,對藏族的歷史、文化和歷代名家的繪畫論著有廣博的研究,并能靈活地運用到創作中去。他的作品別具一格,充滿活力。
執貢藝術現存的早期繪畫作品,有年都乎寺小經堂的8幅壁畫。這些壁畫的主像為釋迦牟尼、宗喀巴大師、怖畏金剛、具誓金剛等;圍繞主像的組畫為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等。另外,還有魏塘華旦在該寺繪制的巨幅壁畫《十六羅漢本傳》。這些作品畫風古樸典雅,設色沉著厚重,線描功夫精深,筆墨灑脫,造型生動傳神,富于內涵,不愧為一代宗師嘔心瀝血之作。這些早期畫師的辛勤創造,為熱貢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屯藝人在長期外出作畫的過程中,有機會接觸到西藏繪塑、甘孜木刻、敦煌壁畫,以及其它兄弟民族,兄弟國家的藝術,汲取了豐富的藝術養料,開闊了視野,經過總結、提煉,逐步創造出了富有青海地區藏族民間特色的五屯藝術,成為佛教藝術中獨具特色的一個流派,為我國民族藝術寶庫增添了一顆瑰麗的明珠。
關鍵字: 民風民俗 藏族 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