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廟
整個佛像大小比例適中,形象生動。值得稱道的是人物的著裝具有漢藏結合的特點。佛像前面,擺放著幾個大銅燈,點燃的酥油燈熠熠閃爍。右側的柱子上掛著一個鏡框,里面是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十世班禪大師等人的照片。屋內左右兩側墻上繪有白教領袖人物像,左側身后的墻上掛有一個佛教人物的大照片。身后的墻上等身高的地方做了一個小臺階,上面擺放著許多小的酥油銅燈,燈光閃爍,照亮了周圍,顯得莊嚴肅穆。據說文革時期,有人不信佛像是石刻而成,曾拿斧頭來砍,證明確系石刻像,至今左側雪獅的胸前仍留有斧砍的痕跡。山石中依舊有圣水滲出。
出得門來,繞到房屋后面,只見山巒疊嶂,在裸露的山巖上,到處雕刻著漢藏文經文,其數不可計數。再向西,在山跟巖石上,刻有一個度母像,據說下面原來有一眼山泉,異常清澈,是文成公主當年洗手處,如今干涸了。再往前,有一泓清水,水中長著青草,小魚戲游其間,無人敢捕。
佛教講究三佛天,即佛像(代表佛的身體),經文(代表佛的思想),佛塔(代表佛的意)。文成公主一行雕刻了佛像,在佛像后面的山石上又鑿刻了經文,還應該建造一座佛塔才算工程完工。據說文成公主在此地只住了一個月,想來建塔已是來不及了,故而在廟對面山跟下的一塊大巖石上,雕刻了一個佛塔圖形,與現在的佛塔造型有所不同,這些圖案歷經1300多年的風霜雨雪,仍然歷歷在目,真是奇跡。
說起文成公主雕刻佛像這件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在我國隋朝時,印度發生了教派爭斗,信仰佛教的印度教戰敗,佛教受到沉重打擊,為了保存佛教基礎,不得不把一些文物向外轉移。當時中國也是信佛國家,印度方面征求我國希望保存什么東西時,我國提出要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相傳如來佛快要坐化時,額頭發出一道藍光,他的兩個徒弟不知原委,去問大肚彌勒佛,得知如來快要坐化了。
關鍵字: 文成公主 玉樹州 結古鎮 風霜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