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凈土甘南、九寨之行第一站——蘭州
這是一次關于胡子和我的探路之旅,主題是感受“民族與宗教”。之所以說是探路有兩方面的緣由。一是因為美好。甘南境內有山地氣候,也有高山草原景觀,是自助旅游者的“背包天堂”,由于開發未久,依然保持著獨特的原始風味。此行我們有很多美好的感受和感悟。在這里,物質生活極為簡陋,可是人與信仰、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那份虔誠與愛卻是富足的。在郎木寺磕著等身長頭的信徒中,胡子有幸見到了他心目中最清澈的一雙眼睛,驚鴻一瞥,此生難忘;二是因為遺憾,因為時間與體力的關系,有很多想去探訪的點此行沒能完成。天氣情況也不是很好,多陰雨,照片效果不理想,留下了很多遺憾等待下次去彌補。
此次行程于 9月8日 從杭州出發,由上海飛蘭州,然后到臨夏回族自治區、甘南藏族自治州、阿垻藏族羌族自治州最后到達九寨。一路上,三大世界宗教的兩大流派:佛教、伊斯蘭教交互錯落,教風濃厚,民風淳樸,我們受到了洗禮,也強烈感覺到了大自然的加持。 第一站 蘭州
六年前,第一次踏上蘭州的土地是因為要由此往西北走去敦煌莫高窟。這一次,我又成了蘭州的匆匆過客,不同的是南下去甘南。盡管都有留宿,但蘭州對于我來說還是實到而又似未到過的城市,因為沒來得及細細感受。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地域風情,甘南甘北都有著天壤之別,如果說甘北是個粗狂的壯年男子,那么甘南就是個婉約的女子。
中午12點半抵達蘭州中川機場,拿了行李走了兩步就到了機場的大門,好像就只有一個大門,感覺就像在火車站(奇怪的是六年前怎么沒這感覺)。機場門口就是空闊的停車場,在等待大巴的時候有幾個回族婦女拖著一籃子梨在賣,并不叫喊,只是走到你身邊轉轉。早聽說甘肅的梨非常好吃,而且現在也正是上市的時期,礙于我們倆都有不小的負重,只能作罷。回程的時候在菜市場看到了賣梨的攤子,才一塊錢一斤,趕緊買了一箱空運回來,結果到了家打開一看,全摔爛了,這里的梨真的是特別脆。蘭州的水果真的是好吃又便宜,蘋果1、2塊一斤,石榴2塊一斤,馬奶子、葡萄也是2塊一斤。越往南走水果就越貴,到了藏區,除了牛羊和青稞,東西都要靠外面運輸,牧民分布又散,價格就更高了。不過牛羊價格也高,當地的牧民一般也舍不得吃,主食是一種叫糌粑的食物。
(工業化城市的痕跡)
蘭州機場是我見過離市區最遠的機場了。車行了一個半小時來到了蘭州飯店。吃過中飯后直奔黃河外灘。蘭州是一座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積淀的古老城市,也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這里多種文化相互匯集。在外灘公園,見到一幫彈唱隴劇的蘭州市民,雖然是自娛自樂,神情卻非常專注。我們欣喜地發現有人在吹奏“竽”,對,就是濫竽充數中提到的“竽”。
黃河母親雕塑位于蘭州市黃河南岸的濱河路中段,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的雕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雕塑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構圖,分別象征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
作為一名華夏子孫,胡子對自己幾過黃河而一直未親臨耿耿于懷,于是此行見一見、聞一聞、摸一摸黃河水,體驗一下半水半沙的感覺成為他的一個愿望。如今這個心愿終于實現了,我現場采訪了一下他的感受,他興高采烈地回答:“沒想到黃河水這么臭。”在黃河邊還看到古老的皮筏擺渡。
蘭州黃河鐵橋位于蘭州城北的白塔山下,有“天下黃河第一橋”之稱,是蘭州市內標志性建筑之一。修建于清光緒三十三年,是黃河上游第一座鐵橋。鐵橋曾于1954年進行加固工程,當時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市政府將其命名為“中山橋”。
回程到了蘭州已是晚上9點,本想去張掖路商業步行街走走,可飯店的大堂經理說商店8:30就關門了,而且今天下雨,夜市也沒有開。于是,隨便找了家24小時營業的回民飯店,點了一份羊肝、一份紫甘藍、兩份牛肉面。上菜很慢,隔壁有兩桌上海人在點菜,伙計們有些忙不過來。突然想吃羊肉串,伙計告訴我,正寧路、建蘭路等都還有夜市,蘭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的風味小吃特別多,想著等會吃好晚飯一定前去瞧瞧。正想著羊肝上來了,我從沒吃過這么清新的羊肝,甘藍也是特別的爽口,一下子狼吞虎咽了起來。快吃完了才想起胡子都沒怎么吃,趕緊招呼他多吃點。媽媽說,只要我往嘴里塞得勤的食物,胡子一般都先讓我先吃夠。我觀察了下,好象是這么回事,這小子嘴巴不會說話,心眼還挺好的,會敬老愛幼,以后可以多多欺負。當然,媽媽和我說的目的是要教育我為人妻首先要賢良。趁還沒圍剿完,用相機拍了一張。吃飽了飯瞌睡蟲也上來了,雨開始越下越大,逛夜市也就放棄了。
西天取經去了
關鍵字: 蘭州市 母親河 甘南 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