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嚴莫高----石窟游
有幸到世界聞名的敦煌莫高窟是六年前了,從蘭州西飛往河西走廊盡頭980公里外的敦煌,途中見連綿不息起伏的沙漠,南望祁連山高聳的雪峰,那是七一冰川,據說是世界上離大城市城市最近的冰川。10時不到飛抵敦煌,熱浪撲面,藍天陽光令人眩暈,中午11時趕往十余公里外舉世聞名、神往已久的莫高窟。
莫高窟建在茫茫沙漠邊緣,地勢隆起的嗚沙山上,嗚沙山綿延幾百公里,古人對這山勢和傍山而流的河流懷有崇拜之意變為宗教依托,從起伏低緩的戈壁大漠遠望地平線上一線連成的鍺紅色的嗚沙山確是壯麗,在此循勢建寺開洞。莫高窟是我國三大石窟中最古老,規模最大,又最神秘的,由于藏經洞的發現又帶來了數目巨大的古文獻,是世界的寶庫。
莫高窟大約受了太多的掠奪,如今管理嚴格,相機嚴禁帶入,游客能攝影留念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入口處郭沫若書寫“莫高窟”木制牌坊;第二則是出口處莫高窟的標志建筑性九層樓。每一隊游客由一名導游帶領,每一洞窟均有鋁合金門和專用門鎖。
當時只開放20個洞窟,每隊只參觀其中的10個洞窟,其中兩個大佛(包括九層樓大佛)、大睡佛,16和17號王道士發現藏經洞的洞窟是必看的,門票是50元。(據說有80、100元的票還可參觀更精美的洞窟,200元可參觀更神祕的洞窟,是最西邊的“歡喜佛”洞窟-----僅為當時網上傳說未經證實),歡喜佛是佛的性游戲,在各種莫高窟導游資料中均未提及,同行者98元購了一本敦煌畫冊中也只字未提,我見到一本“敦煌文化與性”,沒來得及購買。
晴空萬里、陽光明亮,拍攝了莫高窟遠景,帶著對歷史的驚訝和回味匆匆離去。
參觀莫高窟也帶來一種壓抑,在這里參觀比軍事基地還要嚴格,每一洞窟均有鋁合金門和專用門鎖,只有導游能打開,講解結束就鎖上,一批批游客呼出的廢氣就密閉在洞窟內,隔絕了沙漠干燥的通風,我想這會加快窟內寶藏的風化。
游人在景區猛按快門的情景這里看不到,入口處就要寄存相機,讓人遺憾!有人說要了解敦煌藝術還不如在家買本畫冊看看,有鑒于此,有報道莫高窟東側在建造仿古石窟,供游人近距離接觸輝煌無比的敦煌藝術。
發現藏經洞的王道士
大名鼎鼎的17窟藏經洞
附記:好事者,近年建造了敦煌歷史博覽園,坐落在敦月公路中斷,占地面積17.8畝,是國家級旅游景點,敦煌市旅游局定點旅游單位,主要是集敦煌千年歷史、敦煌性文化、四路民間藝術和夜明珠展為一體的大型展館。其中在敦煌性文化廳主要展示您在莫高窟看不到的性文化內容,萃取莫高窟精華,如元代特465窟中的歡喜佛、佛教男女性修煉圖,西魏特285窟被譽為天公天母的伏羲女媧雕塑,特209窟猴子手淫圖等,從西域巖畫的生殖崇拜,到莫高窟經卷的性宣泄以及佛教的男、女性修煉等,結合我國古代和國外的性圖籍,揭開"性神秘"的面紗。
關鍵字: 蘭州 敦煌 莫高窟 藏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