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美景——五泉山公園
五泉山公園的介紹
五泉山公園位于蘭州市區南側的皋蘭山北麓,是一處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旅游勝地。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萬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響泉涌傳說。蒙、惠東、西二泉,在五泉山兩側,有水從縫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稱東、西“龍口”。五泉山中峰高處為古建筑群,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五泉山是蘭州市內著名的名勝之地,在唐,宋時代這里就建有寺廟,后毀于兵火。現在建筑一萬多平方米,其中崇慶寺、嘛尼寺、臥佛殿、地藏寺等多系明清時代建筑。古建筑群多集中于中峰。進山門沿中間通道直上,殿宇層疊,樓閣錯落,甚為壯觀。中峰兩側為東西龍口,幽谷之中清泉吐翠,林蔭如蓋,廊榭亭閣環繞。東龍口利用山泉之水,新建了碧波蕩漾的蓮池和逶迤池上的九曲橋,池邊佇立二龍戲珠釉壁。240多級,97盈的長廊盤旋而上,將東龍口與中峰連通。西龍口依山就勢,建成高閣橫秀,飛泉掛碧的“小蓬萊”和碧水,亭臺,綠樹相映成趣的“翠山新圃”。西龍口西側的動物園,辟有鹿苑,熊池,獅虎房,猴山,禽園,熊貓館等。五泉山的“銅接引佛”,“泰和鐵鐘”是公園的“鎮山之寶”,現為國家級的保護文物。
五泉山于1955年辟為公園,現已成為蘭州人休閑旅游的首選去處,也是來蘭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園內丘壑起伏,林木蔥郁,環境清幽;廟宇建筑依山就勢,廊閣相連,錯落有致。崇慶寺內至今保存一口泰和鐵鐘,此鐘鑄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高三米,直徑二米,重達萬斤。金剛殿內完好地保存一尊鑄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銅接引佛和蓮花基座。佛像高5.3米,圍寬2.7米,重2萬余斤,面露笑容,神態自然,為銅像之精品。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園內舉辦廟會,除浴佛和法事活動外,還設有花卉展覽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紛紜踏來,人海如云。每年春節期間還舉辦燈飾展覽。公園西側辟有動物園,有各類動物上百種。園內還有各種兒童游樂設施。
五泉山公園的節慶活動
開齋節
五泉山公園回族一年主要有兩個節日:一是開齋節,二是古爾邦節。開齋節在伊斯蘭教歷的九月,古爾邦節在伊斯蘭教歷的十二月。在這兩個節日時,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都要穿上新衣,并聚集在清真寺,由阿訇講述《古蘭經》中的片斷教義,然后舉行禮拜。拜后,互道“色蘭”以示慶賀。節日前,家家戶戶,更為忙碌,要準備大量食品,有油炸馓子、擲杏皮、油餅等十多種花花綠綠的油香別具民族特色,做的精致美觀,味道又香又脆,可謂民間之又一種飲食藝術品。節日里,親戚朋友之間相互拜年祝福,大人小孩,顯得特別歡樂。
古爾邦節
回民們,每年要閉齋一月,閉齋之日,按農歷月牙初升的一天即初二或初三日開始。閉齋期間,白晝整天不食不飲,須待日光散盡才可飲食,天不亮以前,飲食一次。開齋節須待下月新月牙上升之日,回民又稱作“大哎地”即大年。開齋節后七十天就是“古爾邦”節了。按照伊斯蘭教義規定,凡有能力者,都要宰牲。要宰殺牛、羊、駝等畜,宰牲后,將肉的三分之二都要散給親戚、鄰居、窮人共享,剩余的三分之一留作自用。
五泉山公園旅游小貼士
門票價格
成人每位5元,1.4米以下兒童半價。
交通提示
市內乘8路18路76路106路101路子 102路公交車 31路33路34路電車在五泉山站下車即到
季節特色
蘭州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氣溫10℃,全年日照時數平均2446小時,無霜期180天以上。
美食
五泉山公園五泉山因一年四季中游客不斷,故而帶動了周圍的餐飲,夏天常買一些釀皮子,涼面,臊子面。漿水面等;冬季周圍則有清湯牛肉面。臊子面.油炒粉;手抓羊肉.千層牛肉餅高三醬肉,冰糖葫蘆等;春、秋季節更是一應俱全,大可一飽口福。
購物
蘭州白蘭瓜在蘭州眾多的瓜品種中,白蘭瓜出類拔萃,最負盛名。白蘭瓜性喜高溫干燥、溫差大、日照長的氣候,蘭州地區土壤多為疏松深厚的微堿性黃土,日照充足而強烈,對白蘭瓜的生長和糖分的積累極為有利。
關鍵字: 五泉山 傳說 蘭州 旅游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