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美味面食滑爽釀皮子和炸油糕
炸油糕
在油面中包入冰糖、白糖、玫瑰香精、核桃仁、芝麻等加工成小圓餅。然后在油鍋中煎炸后即可食,吃起來香甜酥松。
敦煌炸油糕
敦煌釀皮子
敦煌釀皮子,有的黃亮滑爽,有的潔白如玉,拌上特殊的佐料后,其味辣涼,柔韌爽口,食用方便,味美價廉,是歷史悠久的民間快餐。釀皮子是一種麥面制品,制作工藝極易掌握。方法是先將優粉加水和勻,然后將面團置入清水中翻攪抓揉,使面粉中的淀粉與蛋白質充分分離。溶解于水的面漿,便是加工釀皮子的成料了。在水滾沸后,將面漿舀入一個鐵皮圓盤中涂勻,放入開水中蒸煮一分鐘,便成了釀皮子。然后將圓形的釀皮切成細長條,放幾片面筋,加一點芥茉、蒜汁、辣椒、醬油和香醋便可食用。
敦煌黃面
敦煌黃面細如龍須,長如金線,柔韌耐拉,調湯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制作黃面的工藝極其講究,操作也非常不易。只見拉面師傅雙手舞動著一塊淡黃色的面團,時而抻拉成長條狀,時而旋轉擰成麻花狀,象變戲法一樣,將一團足有七、八斤重的面團拉成一把細粉絲樣的面條。下鍋煮熟的黃面絲色黃晶亮,可乘熱拌菜食之。吃起來開胃去膩,清熱解煩,令您食欲大增。莫高窟256號窟(宋)壁畫上就有制作黃面的生動場景,可見其歷史悠久。
手工臊子面
敦煌手工臊子面遠近聞名,它切面講究,拌湯鮮美,配料新鮮,色、香、味獨特,使當地人百吃不厭。它的每道工序都很講究,面可搟得薄如紙張,切面可達細如繩線,臊子湯可葷可素、可辣可酸,配料全是本地特產,每家都會做,尤在過年過節或家有貴客時更為上等飯菜。
關鍵字: 變戲法 莫高窟 釀皮子 面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