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游記:橘子洲印象
橘子洲是毛主席青年時代在長沙求學時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和同窗好友羅學瓚、蔡和森等駕舟、游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揮灑“書生意氣”,暢談人生理想,抨擊社會黑暗,探求改造中國與世界的真理。毛主席的一首《沁園春、長沙》,傾倒多少詞人,也讓橘子洲聞名遐邇。吟詠這首詞,頭腦中就會浮現一幅美麗無比的風景畫。如能登上橘子洲頭,追尋毛主席青年時代的腳步,放聲朗誦《沁園春、長沙》,領略毛詞的詞情畫意,是多么愜意的事啊!這一天終于來到,我和市工商局企業處長寇廣生到佛山大學出席學術研討會,回來時路過長沙,實現了這一夙愿。橘子洲在長沙市區的湘江中心,是一個南北走向長約十華里的狹窄小島,又稱長島。湘江一橋在橘子洲四分之三處橫空跨過,大橋中間有引橋可通洲上。12月15日早上8點,我們從引橋走到橘子洲上。引橋下面洲上,一片紅瓦白墻的樓房掩映在高大的樹叢中,郁郁蔥蔥,充滿生機。沿小洲東側岸邊,一條寬約6米的柏油路一直向南,直達橘子洲頭。公路兩側,多是長沙的市樹香樟,有的路段也有法國梧桐,個別路段還有名貴的白玉蘭,樹木高大,濃陰密布,若是在盛夏, 一定涼爽宜人。從引橋到最南頭的橘子洲頭,約有七、八華里。我們決定步行,邊走邊看。橘洲很窄,從東岸路上就可看到西岸岸邊。沿公路右側,多是二、三層的小樓,看上去不大整潔,有的地方拆得破破爛爛,把房子遮住的橘林露了出來。沿公路左側,是彩色塑料布搭起的簡易餐廳,每隔幾十米一個。餐廳門口,都用鮮艷的彩筆寫著各種各樣的魚宴名稱。洲邊江上每隔幾十米就有一條小游船。時值冬季,游人廖若晨星,偶有旅行車從身邊擦過,像我們這樣步行的更是絕無僅有。我們行不幾步,就被幾個男人攔住,非要我們在他們的餐館吃魚宴不可。我們好說歹說,他們才很不情愿地放了我們。走不幾步,又被幾人攔住,原來公路兩側的餐館、游船、小樓里,盡是埋伏的攔路虎。所以,再遇類似情況,我們一邊連忙擺手,推說已吃過,一邊撒腿而逃。我們走累了,想在寂無一人的小餐館外的岸邊坐坐,小樓邊的一對男女,立刻要拉我們進去吃魚,我們連忙走開了。又走了一陣,看看岸邊船上沒人,想下去看看,剛到水邊,隱蔽處突然竄出兩個人來,硬拉我們上船去玩,我們只好再度落荒而走。不過,我們的命運還好些,那些坐轎車到橘子洲頭游覽的更是寸步難行,攔路虎站在路中央,把伸出的右手壓得低低的,強令停車的樣子。車子只好慢下來,一邊擺手推辭,一邊慢慢尋找逃跑的機會,等到攔路虎稍一松懈,立刻加大油門,沒命地沖過去。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沖出包圍,又被包圍,他們常常比我們步行快不了多少。行約1 小時,來到橘子洲頭。這里三面環水,是朗誦毛詞、體會詞意的最佳之地,可惜洲頭建起了橘洲公園,把三面江水都擋住了。我從公園門口的沙雕間隙看過去,里面景點稀少,只是一些樹木和小亭而已。18元的門票也太貴了些。好在湘江是封不住的,到處可看。我們就尋得一個高處眺望一番。浩蕩湘江上白茫茫的霧氣遮住了視線,看不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江上船只稀少,只有幾條彩色游船靜臥岸邊,到哪里去尋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場面?湘江西岸的岳麓山更是一片混沌,難得見“漫山紅遍,層林盡染”,又怎能體會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詩情畫意!也許是攔路虎過分的熱情破壞了我的心情,也許是天氣陰暗影響效果,也許是時令不濟美景隱形,總之,橘洲風光并不見佳,與我的想象相差甚遠。橘子洲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人文底蘊堪稱一流,其知名度相當高。若能在保護好環境的前提下,以藝術的筆法規劃開發,必能使其大放異彩。據說,此項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在橘洲中部看到的一塊“拆遷指揮部”的牌子,透出了些許規劃改造橘洲的信息。但愿橘子洲早日實現舊貌變新顏,到那時,我們再站在橘子洲頭,放聲朗誦《沁園春、長沙》吧!
關鍵字: 印象 改造 毛主席 沁園春 激揚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