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彭德懷
彭德懷紀念館
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西北軍政委員會主席、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書記、西北軍區司令員。1950年10月,出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指揮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作戰。經過著名的五次戰役,粉碎了美軍對朝鮮北部的進攻,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1952年回國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54年后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1956年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59年7月,在廬山會議期間,因為反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傾錯誤,為民請愿,而受到錯誤的批判,被打成“彭、張、黃、周反黨集團”的骨干成員,免去國防部長職務。1965年重新工作,被任命為“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和殘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他是一代名將,毛澤東曾為之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文革中,彭德懷被批斗文化大革命中,彭德懷元帥被囚禁了整整八年。但即使身處逆境,他對林彪事件的表態依然是不計個人恩仇,實事求是的。無休止的批斗、審查與鐵窗生活的無情折磨,使他不幸患上了絕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心里想的還是洗清自己的冤案,出來為人民工作,建設好國家。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彭德懷元帥終于被平反昭雪,歷史最終作出了公正的評價。
關鍵字: 代理 任 北伐戰爭 彭德懷 講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