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德籍的歷史名人
常德是歷代名仕薈萃、人才輩出的寶地,誕生了不少歷史、文化名人,在各個朝代也有不少名人來我市游歷或做官,留下了不少經典名篇。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湖南常德臨澧人。1921年1月經李大釗、陳獨秀介紹加入上海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為我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林伯渠參加了南昌起義。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后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部長、財政部部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7年冬至1948年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對陜甘寧邊區的鞏固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1937年起,多次擔任國共談判的中共代表,后又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積極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新中國建立后被任命為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1954年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1960年5月29日病逝于北京。
宋教仁(1882~1913)
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民國初年國民黨主要領導人之一。字遯初,號漁父。湖南常德桃源人。1904年春同黃興等在長沙創立華興會,任副會長。同年11月,參與華興會策劃于慈禧太后生日時在長沙發動武裝起義,事泄,逃亡日本,先入東京法政大學 ,繼入早稻田大學 。1905年8月加入同盟會,任司法部檢事長 。1911年7月同譚人鳳 、陳其美等在上海組織同盟會中部總會,任總務干事。武昌起義爆發后到武漢,協助湖北軍政府辦理外交 。1912年1月任南京臨時政府法制局局長 。3月任唐紹儀內閣農林總長。后隨同盟會閣員一起辭職。宋教仁贊同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但主張實行西方的議會政治和政黨內閣,以限制袁世凱的權力。1912年8月,在孫中山、黃興等支持下,將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等合并為國民黨,任理事并代理理事長。1913年初他路經湖南、湖北、安徽、江蘇到達上海,沿途發表演說,反對袁世凱專權,主張成立責任內閣,制定民主憲法,為袁世凱所忌恨 。1913年3月20日 ,宋教仁在滬寧路上海站被袁世凱所派刺客以槍擊傷,22日逝世。著有《宋教仁集》、《宋漁父日記》等。
關鍵字: 歷史 李大釗 湖南 經典 陳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