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游記
工作之余和出差之便去過很多的名山大川,看的多了反而有千篇一律之感。物欲橫流的社會使得幾乎所有的景點難免沾染銅臭的氣息。游蕩的心平靜以后,梳理情趣,印象中一次特殊的旅游躍出腦海。一個嚴冬,為了協調礦山的產量與發運,我和幾個同事踏上去距離市區200公里遠的采礦區。汽車順著一個河槽在綿延的山區公路上艱難地行走,兩邊山上的植被被青褐色遮蓋,滿目荒涼,只有稀稀拉拉的秋作物殘留的枝干在凄凄寒風中搖曳。路旁的一條河流被冰層覆蓋,只有太陽照耀的地段能夠看到縷縷水煙,好像在頑強地證明著它的存在。大約6個小時以后,我們在凜冽的寒風中下車。這是采礦區的一個招待所,位于采礦區的半山腰上。雖然時值中午過后,但我絲毫沒有感到陽光的溫暖,唯一感到的是刺骨的寒風頓時象針扎一樣刺透全身。于是急忙進入招待所的房間,好在房間里面有高寒山區特有的高壓暖氣,渾身的寒氣才慢慢的消失。次日看完采區的工作狀況以后,幾個人回到招待所。同行的王工程師悄悄地對我說:“一會我們去香山寺看看?”“香山寺?”我納悶的問道。“是呀”王工程師說、接著他說:“你是第一次來這里,不知道吧,出招待所上后山有一個寺廟叫香山寺”“好”我回答道。沿著一條羊腸小道,我和王工程師一前一后地艱難地爬涉。我的面前唯一運動的就是王工程師的背影,一縷縷呵氣順著他的皮帽子兩端撲來。我小心翼翼地順著他的足跡走著。 “到了!”,我順著王工程師所指的方向看去。啊?這就是冒著嚴寒來看的香山寺?背朝陽光的山坡上,兩面山坡的相交處,一個破舊的古式門面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的步伐不由得慢了下來。這個門面是晚清時期的造型,頂端原有的磚木雕飾也許是經歷了多少年的風雨剝蝕,只剩下大概的輪廓,上面一些秋天過后遺留的干草叢在風中瑟瑟抖動。兩扇門原有的生漆大部剝落,只有那鑄鐵的獅子面的門環還有些亮度,證明著有人活動的跡象。門前的三節青石板歪斜地排列著。門頭檐下一塊匾,在龜裂的木板上依稀可以看到不知何人書寫的楷體“香山寺“,我的心中頓生疑慮:這樣一個破舊的寺廟竟然也冠以如此響亮的字。寺廟的門是虛掩的,我推開一扇大門進入,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堵磚泥結構的照壁,照壁中央碩大的一個佛字,雖然字體的顏色與泥墻相差無幾,但我還是感到了佛家凈界的莊嚴。轉過照壁,一個收拾的很利落的小院子展現在眼前,迎面是供香客燒香還愿的大殿,大殿右側一間破舊的廂房。此時只見一個老年僧人從廂房走出來,熱情的與我們打招呼,也許是很久沒有人造訪小寺廟的緣故,僧人高興的心理從眼中即可看的出來。僧人帶我們走進大殿參觀,里面的佛像雖已老化,但是依然神采奕奕,案前人們跪拜的墊子打掃的干干凈凈,不知道在這里香火旺盛的時候有多少善男信女跪拜許愿與還愿。一個造型普通的香爐里燃燒著三只香,一縷縷裊裊的煙氣彌漫在大殿,營造出一種特有的莊嚴的境界。出的大殿,我們和僧人在院中攀談起來。僧人早在青年時期就因為我所不知道的原因而來到這個寺廟,他來的時候只有一個年邁古稀的老僧人首廟,于是僧人就在這里住了下來。幾十年來也曾經去過著名的五臺山要求加入,但是由于其種種原因佴未得心愿,在這孤身一人的小寺廟一住就是幾十年,每日念經文,打掃院落,上香拜佛,其間只有一些朝拜之人路過時進來看看。從僧人的談話中得知,他現在依然每天苦讀經文,陶醉于美好的精神世界里,期盼著自己早日成為一個正宗的僧侶。談話中間,我進入僧人居住的廂房,房內擺設簡樸到只有維持生命的一些必須用品和食物,唯一打上現代烙印的是幾個盛放油鹽的玻璃瓶子,土炕上除了一床灰色的被褥,其它地方鋪著草席,土炕邊用泥磚砌成的炭火噴吐著一小縷紫色的火苗,與滿屋里陰森寒冷的空氣形成懸殊的力量對比。明梁上吊著一個帆布口袋,大概是僧人維系生存的糧食。“那你有什么經濟來源呢?”我疑惑地問道。“我的經濟來源是香客們路過這里時放在公德箱里得一些零錢,每隔2個月徒步下山到40里地以外的礦山生活區買一些咸鹽和糧食。現在是冬天了,前段時間下雪封山,要等到冰雪化掉一些以后在下山。”僧人說。“哦”我雖然信口哦了一聲,心中一種酸楚陡然而出。此時我大步跑到大殿內,把隨身帶的一些零用錢恭恭敬敬地放入公德箱內。我們告別僧人,走出寺院。出的門來,看見大門右邊一棵老榆樹橫桿上懸掛著一個鑄鐵的鐘,上面關于此鐘鑄就的年代非常醒目,原來是一個鑄于清代的老鐘。再看一條彎曲小經的盡頭,一個古老的水井冒著水蒸氣,井臺四周布滿了結冰。“回吧”,王工程師說。帶著復雜的心情我們緩步下山。 晚上躺在招待所的床上,耳邊高壓暖氣漏氣處發出“絲絲”的響聲,眼望窗外明凈的夜空,幾顆星星在冰冷的寒夜中瑟瑟發抖,一眨一眨地閃著寒光。此時的我,想到那個老僧人在寂靜的荒野與極端的寒冷中如何度過。答案恐怕只有一個,是他對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他心靈的升華,是他在看似繁瑣的經文中不斷獲取維系生命的荷爾蒙。幾年來一直想去旅游,但是最想去的竟然是那個名不副實的香山寺,不知小寺廟可否生存,不知老僧人依然安好。
關鍵字: 發運 工作 旅游 景點 香山寺